知了猴·旧时光
“打完场,垛好垛,知了猴,一大摞。”收完小麦,皖北渐渐就开始有蝉鸣了,“知了知了”的声音中,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夏日的狂欢就要到了。
小时候,每到盛夏,夜幕降临,就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最忙活的时候。傍晚放学,撂下书包,拿起锄头或者铲子,就往林子里跑。天黑前,知了猴潜伏于洞里,出来后会留下硬币大小的洞口,洞一般分布于大树根附近,它们好群居,围绕那些旧洞去铲,常常会发现新洞,顺着新洞往下挖,往往会有收获,每挖到一个知了猴,我们都兴奋得忘乎所以。
另一种捕捉知了猴的方法,是瞅,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树根旁米粒大小的洞,用手去抠,洞如果由小变大,知了猴的头可能就露出来了,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钳夹,它就俘虏一样被提溜出来。也有的知了猴聪明,察觉到情况不对,会顺着甬道滑向洞的深处,我们称之为“跳井”,别失望,咱也有办法,只要给洞注满水,把它灌“晕”,它就把头露出来,乖乖任由处置了。
傍晚,无数星辰挣脱夜幕探出头来,大人们卧在凉席上闲聊,我们则拿着手电筒一头钻进林子,去照知了猴。一般都是从树根环绕着树干往上照,知了猴喜欢爬树,爬到高处,就静止不动等待蜕变,发现目标用竹竿戳下来就行了。有时候也会照到蛇,一动不动攀附在树干上,吓人一跳;也会照到蟾蜍,乍一看以为是知了猴,上手一摸,软趴趴的,吓得赶紧丢掉,心扑通通直跳,良久不能平静;知了猴的壳也有欺骗性,远远望去和知了猴相差无几,费好大工夫够下来,却是场空欢喜。入夜,大地陷入静谧,爬到高处的知了猴静止不动,要蜕变了,雏鸟一样破壳而出,米黄的新蝉稚嫩柔软,可爱极了。每当看到它,就想起新学的成语“羽化成蝶”,这是生命奇迹吧。
油炸知了猴是一道美食。晚上捉来后放在水里泡着,防其变成蝉飞走。第二天,母亲淘洗干净,放在油锅里炸,知了猴在热油里翻滚着,待到表皮金黄,捞出来,撒些盐和孜然粉,香气被激发出来,惹得人口水直流。捏一个放进口里咀嚼,酥脆焦香,让人欲罢不能。这是皖北人童年最美味的零食,也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硬菜。
“收知了猴!”暑假里,小贩的吆喝声响起来,我们像听到集结号似地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个个兴高采烈提着满当当的小桶,神情得意。“一对、两对、三对……”小贩饶有节奏地数着,算好账,我们用沾满灰尘的小手接过钞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劳累转瞬烟消云散。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真理——劳动创造幸福。
知了猴,给我的童年带来诸多乐趣。而今在城市里生活,每闻夏风里蝉鸣声声,总会忆及那段快乐的旧时光。
张赢丹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