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声音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每每回忆他生前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声音。
春天的黎明,茫茫浓雾笼罩着村庄和四野,田地里嘹亮而悠长的耕号声惊醒了星星,啪啪的鞭子声在乳白的空中炸响,炸开了东方的鱼肚皮。哦哦!这是父亲在耕田。两头黄牛一声不吭,闷头躬腰,笨重的木犁在深土之中呼呼前行,黑色的沃土被光滑的犁铧掀起,一条条均匀的波浪线泛着隐隐的亮光。
清晨时分,早霞染红了天空,三三两两的人们才开始下湖劳作,我们的面前已经犁出了一大片田,金色的阳光照在黄牛身上,热气腾腾;照在父亲的身上,牛鞭闪闪。他们说:“你们真早!”父亲微笑致意,号子声更加嘹亮而悠长。他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快乐。
午季来临,满场麦子均匀铺开,阳光炙烤着万物以及父亲。石磙一圈一圈飞奔,打号声还是那么嘹亮,与白花花的阳光碰撞着。老黄牛在号声里默默地拉着石滚转圈,饱满的麦粒从麦草上脱落,脱离母体潜沉下去。
刹那间,乌云布满天空,风骏马一样驰骋,父亲顾不得擦汗,他停止号声,高声喊:“雨来啦!”男男女女飞奔而出,拿着农具“抢场”。父亲急急对我说:“走!抢麦子!”声音那么果断,没有丝毫犹疑。邻居家的满场麦子在大家与时间的赛跑中,在塑料纸覆盖下静静地躺着,雨打塑料,发出啪啪的声响,而我们自家的麦草却接受了暴雨的洗礼。父亲坦然一笑:“麦草不能与麦子比,要有轻重。”他的眼睛清亮自信,看着我们,点了一下头,我们也跟着点了一下头。我们知道:学习有轻重,生活也有轻重。
秋高气爽,五谷进仓,农活告一段落。老旧的土房就成了父亲的工作室,一根根金黄的苇篾穿梭跳动,父亲每天在那里编织苇席,高大的背影蜷缩一团。唱片机里响着梅兰芳磁性的声音,父亲一边飞舞着指头,一边咿咿呀呀跟着哼唱,一个冬天编织出数百条苇席。
似乎一年的希望,都是父亲唱出来的。
那日复一日的谆谆教诲,最让我刻骨铭心——“你只管学习,其它都不用管!”这句话从小听到大,给了我无限的自信和底气。若是因为贪玩,导致成绩下滑,鞋底也会毫不留情地落在屁股上,啪啪响。父亲严厉的惩罚让我战栗:祖祖辈辈面朝黄土,一定要培养出读书人!这个信念支撑了父亲一生。那年,父亲满是老茧的双手捧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大的身躯颤抖着,小孩似地哭得呜呜哇哇。我知道,对我的那句教诲,承载着他太多的希望。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他的那些声音一直伴随着我,给我勇气和力量。
魏贤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