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三伏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夏至过后,大暑之前,三伏天便携着滚滚热浪与灼灼烈日,以一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浩浩荡荡地登上了季节的舞台。虽然不在二十四节气之中,但它会如一场轰轰烈烈的烈火盛宴,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炽热的氛围之中。
入伏之后,阳光好似无数支金色的利箭,毫不留情地穿透云层,以一种锐不可当的姿态,肆意地倾洒在大地上。每一寸空气仿佛都被点燃,蒸腾着,翻滚着,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滚滚热浪。此时的大地,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难耐。草木在骄阳下微微低垂,却又顽强地扎根生长。三伏的天气阴晴不定,暴雨热烈而突然。河水暴涨,激情澎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那汹涌的水流,充满了压力,但又饱含着希望。
民以食为天。到了伏天,千万不要忘了“吃伏”。“吃伏”,其实就是在吃“福”。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饺子在我国一直是“吉祥”的象征,入伏的“伏”与福气的“福”谐音,且饺子外形如元宝,所以在入伏这天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美好寓意。并且三伏天容易食欲不佳,而饺子内馅有肉有菜,营养均衡,做起来也方便快捷,是三伏天里较为开胃的美食。
入伏这天,千万别忘了去找医院为自己贴上一贴“三伏贴”。这是中医特色疗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施以“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的方法。三伏天气温最高,阳气最盛,毛孔最为开放,此时在特定穴位贴上用精选中草药调制的“三伏贴”刺激穴位,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补充阳气、祛湿排寒的作用。
三伏,不仅是季节的特征,更是人生的一种隐喻。它象征着生命中的艰难时刻,那些炙热的考验,如同烈火般淬炼着我们的意志。在这难熬的伏天里,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持,明白了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汗水与磨砺中铸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一古老的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冬练三九”,意味着在冬季最寒冷的时节坚持锻炼。“夏练三伏”,则是指在夏季最炎热的日子里也不放弃锻炼。三伏天里,酷热难耐,高温和湿度给身体带来巨大负担。然而,正是这样的条件,能够锻炼人的耐力和耐热能力。通过夏季的锻炼,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增强心肺功能,加速排汗和排毒,促进身体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同时,在酷热中坚持锻炼,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和对健康的执着追求。“夏练三伏”,不仅仅是关于身体锻炼的表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教导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的环境和条件,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激励着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们应该珍惜这伏天的成长历练过程,因为每一次的煎熬都是一次蜕变的契机。正如水稻在烈日下灌浆,果实于暑气中饱满,我们的心灵也在这炽热中得以升华。
我们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它以三伏的酷热展示着其威严与规律。同时,我们也珍爱这生命的旅程,无论多么艰辛,都要怀揣着希望前行。因为我们深知,三伏的酷热是为了秋天的丰收作铺垫。经历了三伏的考验,田野里的庄稼将迎来金黄的收获,果园中的果实将散发诱人的芬芳。而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在三伏中的坚守与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让我们仰望三伏,以虔诚之心接受它的洗礼,用坚定的信念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期待着在金秋时节,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丰盈与美好。生活就如同这四季流转,有酷热难耐的三伏,也有凉爽宜人的金秋。我们无法选择所经历的季节,但可以选择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无论风雨还是晴空,让我们心怀感恩,珍惜每一个当下,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我们最丰厚的回报。愿未来的岁月里,我们都能在生活的田野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邵俊强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