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运河长卷 讲运河古今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2024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自浙江杭州出发,一路向北,沿河而上,于7月13日来到宿州。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中)、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左)、宿州市图书馆馆长李大鹏(右)三位馆长互赠图书。
2024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由首都图书馆联合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共同启动。活动串联起中国大运河途经六省二市的不同城市,旨在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和核心元素,激活文旅资源,促进文化联动交流。
作为活动第三站,宿州将“探古今汴河 寻千年文脉”作为主题,以共绘运河长卷、举办主题讲座、诗词诵读、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展现宿州运河文化,推动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
当天下午,座无虚席的宿州市图书馆报告厅内,在宿州非遗唢呐吹响的喜庆声中,一幅“运河长卷”徐徐展开。
“运河长卷”随活动从杭州而来,由沿线各地艺术家、读者等不同领域人群共同绘制,将运河文化交流汇聚于长卷之上。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宿州市图书馆馆长李大鹏为长卷共同绘上属于宿州的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卷途经扬州、宿州、洛阳、聊城、沧州、天津,最终将到达北京城市图书馆。三位馆长还代表各自博物馆互赠了具有地方性质的运河主题图书。
三位馆长共同绘就长卷。
“专家讲运河”是此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宿州市汴河博物馆原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赵彦志围绕“古今汴河”的由来与发展,讲述运河对宿州文化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赵汗青以“唐代‘诗王’白居易为何安家于符离”为题,分享“诗王”白居易与宿州、与运河之间的情愫。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冬虎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大运河与京剧源流”,追寻运河沿岸京剧重镇的形成之谜,揭示京剧传播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专家们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PPT图像资料,分享运河文化,展示新时期运河的勃勃生机,将读者带入到探寻运河故事、艺术、风光与延绵文脉的魅力世界中。
三位专家精彩的演讲获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直呼收获颇丰。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初、高中年级的学生来聆听专家讲述运河故事,一位宿城一中高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之前在学习历史时对大运河的形成、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专家演讲让我们对运河作为交通动脉、经济命脉、民族血脉、传承文脉的载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加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参加这场活动令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大运河,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认同。观众陈莹说:“大运河为我们带来了浓厚的历史自豪感与使命感,我们更应保护水脉、赓续文脉,让运河文化在古城获得新生。”
学生诵读诗词。
活动现场,可爱的孩子们还诵读了白居易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灵璧菠林喇叭奏响非遗之声、舞蹈《醉宿州》展现宿州特色,多元的艺术表演带领观众深切感知宿州作为运河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文/记者 徐蕾 图/记者 蒋帮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