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豆
兰花豆在江浙一带被称为茴香豆,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他在《孔乙己》中特别提到此物,“温一碗酒,来一碟茴香豆,酒要好。”大家不会忘了这个画面。这么熟悉的画面,只要读过《孔乙己》的人,谁都不会忘记。其实,茴香豆也好,兰花豆也罢,它就是我们皖北农村一种寻常农作物——蚕豆。
小时候我就认识蚕豆,我家常在河岸和院墙内外种植。有一年冬天,娘前脚刚种好,我便一个个给挖了出来,还哭着说:“千万不能把蚕豆宝宝活埋。”娘先是生气,后又微笑着说:“好吧。”
后来,娘瞒着我才把蚕豆重新种上。到了收麦子前,让我把蚕豆摘下来,剥干净,回到家中娘用线串起来,给我挂在脖子上当项链,美其名曰:“绿宝石项链。”我开心得不得了,到处向小伙伴炫耀,我看到小伙伴个个眼里放光,羡慕得很。
当天中午,娘还为我们煮了一碗蚕豆。拌上盐、花椒、茴香,添水,煮上半个钟头就好了。娘说:“开吃!”我开心得又蹦又跳,沾灰的手抹了抹额头的汗,弄了个大花脸,弟妹们指着我笑得前仰后合。
到了冬天,娘把晒干的蚕豆泡一整夜后,用小刀一个个划破,用热油炸过,撒上盐、孜然、五香粉,入口酥脆,我们吃得不亦乐乎。这种做法,乡亲们几乎家家都会。
但凡与兰花扯到一块,似乎就多了些浪漫,有了些诗意。“兰花”二字与什么搭配都是美好的,兰花豆、兰花指、兰花币……兰花豆仿佛属于婉约派,与“优雅”“高贵”“圣洁”这些词语紧密关联,如果找一个颜色形容它,它当是紫色的。
兰花豆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蚕豆,甘、微辛、平、无毒,可以“快胃,和脏腑”,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呢。
王天啸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