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抗旱抢种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随着全县小麦收割全面结束,夏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砀山县积极指导群众抗旱保夏种,多措并举加快夏种进度。
玉米是砀山县夏种主要农作物。在关帝庙镇,田地里机声隆隆,这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秸秆打捆机、运输车辆穿梭在田间,进行秸秆离田。同时,村民和农机人员把玉米种放进播种机后槽中,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一次性完成种肥同播,速度快,效率高。全镇党员干部齐上阵,统一组织机械,帮助农户抢农时,赶进度,指导农民适时抢种。
在玄庙镇,镇村干部正忙着疏通田地里的渠道、清沟沥水,完善水利设施,为群众抗旱抢种保灌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们集中人力、机械,保证夏种高效、安全、有序开展。”玄庙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入夏以来,砀山县降雨量较往年偏少八成,高温干旱给夏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各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县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密气象监测预警,将根据气象条件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县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农资监管,强化田间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在播种后抓紧灌溉增墒,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县水利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调配水源,为抗旱灌溉提供有力支持;镇村两级党组织积极发挥先锋作用,投身“三夏”工作中,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抗旱抢种等工作,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牢坚实基础。
除常规的夏种方式外,今年砀山县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新建5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均衡高产”精耕细作示范点2个,重点推广小麦、玉米周年水肥精确定量调控技术、“两晚”技术、“一喷三防”和“一喷多促”技术及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支持粮食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技术、新模式应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并将其交错排列、形成带状分布的种植方式。这种模式的实施能够实现不同作物之间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县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砀山县夏种工作投入2838台播种机,2240台旋耕机。截至目前,全县已秋粮播种玉米4596亩,大豆7676亩。(记者 路杨)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