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榴花红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进入夏季,江南江北,树树榴花,如火如荼,宛如一枝枝饱蘸朱砂的画笔,将长长的丹青美卷一层层点染。
记忆中的故乡,村舍大多是土墙黑瓦,远远望去,于碧空之下,仿佛一群甲壳虫伏在黄土地上。几条老巷,弯弯曲曲,又深又长,加之土墙斑驳、日影缓慢,使本来就静的村庄,更加幽寂了。
夏季,大人们白天出工,家家户户一把锁,巷子静静悄悄,能听见细腰蜂在巷子发出的嘤嘤嗡嗡的声音。“喔……”偶尔一缕嘹亮的鸡啼,在苍黑的柴垛响起,传得很远、很远;“汪,汪,汪……”几声如豹的犬吠,被唢呐似的巷子放得很大,有一种淡淡的古意,让人一辈子忘不了。
在这冷冷清清的寂寞里,一株株石榴热热闹闹地绽放了!
故里人家,喜种石榴,墙角、前庭、后院、篱边,皆可看见它们的身影。在一代代人的精心养护下,一些石榴树岁数不小,深扎厚土,树干苍劲,虬根裸露,可作盆景观赏;与干和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翠油油的树叶,细碎、圆润、可爱,令人赏心悦目。
再瞧榴花,像红红的火苗,像红红的小灯笼,像红红的小喇叭,像红红的小舞裙,更像红红的小喜柬,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榴花红,属于民间红,非大红大紫,少脂粉气,艳而不俗,大大方方,同时带着几分娇羞,十分符合民间的审美。
此红,给平平淡淡的乡村生活,带来了一种色彩的冲击、一种惊艳!
特别是天亮时分,当推开绿格子窗,清凉的晨风霎时送来榴花香,一朵朵榴花被露水濡湿,有种“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的韵致。有时,村子上空悄悄飘来一朵乌云,筛下蚕丝般的细雨。雨歇时分,榴花愈发楚楚动人,不觉想起苏轼的词,“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此时,最宜读书、画画、写字,花色怡人性情,花香安神醒脑,令人脱俗忘忧。
悄悄地,树梢偶尔会坠下一两朵榴花,立即引来几只鸡雏。只见几团影儿在地上滚,深红浅黄,真是好看。榴花在前面翻跟头,鸡雏在后面不停撵,一边撵,一边发出细细碎碎、稚嫩娇气的鸣叫,宛如齐白石笔下的写意小品,给平寂的小院增添了一番生趣。
待黄昏,炊烟袅袅而起,大人们收工归来,村巷顿时热闹起来。金色夕光照着土墙,照着石榴树,照着一张张古铜色的脸庞,仿佛梵高的传世佳作。围坐在石榴树下的石桌旁,人们吃饭喝茶,谈天说地,谈出使西域带回石榴树的张骞,谈“拜倒在石榴裙下”典故中的杨贵妃,谈耳边插着石榴花的钟馗。原来,看似平凡的石榴树,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呀!
随着季节的悄转,人们开始期盼金秋早点到来,将压得枝儿弯弯的一颗颗硕果摘下,将亮晶晶、酸甜甜、凉沁沁的石榴籽儿品尝!
在民间,石榴与蝙蝠、鲤鱼、麒麟、蟾蜍、龙、鹤、鹿、龟一起,被视为吉祥物。石榴圆润、多籽、甘甜,寓意团结互爱、子孙满堂、甜美吉祥;榴花红火、热烈、奔放,象征家族繁荣、事业昌盛、红红火火。榴者,留也,提醒子孙后代:无论你再怎么远走高飞、飞黄腾达,也不要忘根、忘本。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村庄早已改变了模样,曾经的土墙黑瓦早已荡然无存,诸多往事渐行渐远渐无声,在游子异乡的漂泊里,化作一缕挥之难去的乡愁。但愿他年归来,这些石榴树还在,树树繁花灼灼,朵朵仍是旧日红!
刘峰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