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樱桃树
过黄河故道,遇到一片樱桃园,高高低低的樱桃树散布小路旁,一簇簇红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欲滴,宝石般闪耀夺目。
三十多年前,我老家前院内也有一株樱桃树,枝干粗壮,绿叶葳蕤。每年开春前,母亲都会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下,用铁锨翻起,将土坷垃一一敲开捻碎,再用搂耙耙平整,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新翻的泥土仿佛发着光。她又用棍棒树枝等,围着树扎一圈篱笆,防止活泼又调皮的山羊羔啃伤树皮。母亲很专注很仔细,像做一件神圣的工作,忙得额头上渗着细细的汗珠。
在母亲认真照管下,樱桃树长势很旺,春风一吹,满树洁白的花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飞上飞下。不久花朵落尽,青果立在梢头,绿豆大小,并不起眼。但阳光的照拂下它们生长很快,谷雨后渐渐成熟,由青转黄转红,玛瑙似的,让人馋涎欲滴。可最先来尝鲜的却是一群群小麻雀,每天叽叽喳喳围着树转,撵也撵不走,你大声吆喝,轰一下,就飞去,却不飞远,你一转身,又在墙头张望了。母亲只好扎个稻草人,找顶破草帽给它戴上,又找来旧衣服给它穿上,长长的衣袖随风一摆一摆。又在树上绑上花花绿绿的布条塑料袋,张牙舞爪的样子开始效果不错,时间一长,麻雀们就不怕了,甚至调皮地站在了稻草人的帽顶肩头。没办法,母亲只好每天“嗬嗬”撵个不停。
这树是我家的摇钱树呢!我家人口多负担重,樱桃熟时,正是青黄不接之际,每天清晨,母亲小心地将樱桃采下,放在垫着毛巾的竹篮内,挎到集上去换些零钱,用来买油盐酱醋。有时也给我们买纸张文具,那会上学要交学费,每学期开学前,父母都要早早地作准备,再拮据,也要想方设法凑齐,不让我们辍学。买来的大张白纸,母亲仔细地多次对折,折至练习本大小,然后捻起一根棉线,拿起一根缝衣针,在阳光或灯光下纫上,将针尖在鬓边轻轻一擦,为我们缝制练习本。长长的棉线一抽一拉,把期待和希望也缝了进去。那些练习本整齐大方,针脚均匀,一直伴随我们整个读书生涯。
那年月,母亲将樱桃看得很金贵,不许我们偷吃,不然要骂的。有裂口的、丑的、小的、鸟雀啄过的,她会一一挑出来,清洗干净,用碗盛着,等放学后给我们解馋,可我从没见母亲吃过。虽然对我们吝啬,但每年樱桃季,她都会挑选一些好的送给四邻,让他们的孩子尝尝鲜。
时光飞逝,我已至中年,母亲也老了,那棵樱桃树因为虫蛀病害等原因,10年前也刨掉了。有时和母亲说起,觉得挺遗憾。
去年回家,母亲告诉我,村里又栽了樱桃,不过是大棚樱桃,品种也不是我小时的那种,是大樱桃,叫“啥犁子”,果实大,也好看,能走快递,许多邻居都靠它“发财”了。
我知道应该是车厘子,超市内有售卖的,价格很贵。进村前看到的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原来就是车厘子大棚。村里新修的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拔地而起的两层三层小洋楼,原来都是这小小仙果带来的!
感谢给家乡带来幸福与希望的车厘子,但是,我还是怀念从前那棵樱桃树,怀念那酸酸甜甜的无限滋味……
白戈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