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声声
老家的那棵大柳树也不知生长多少年了,只知道在我记事时就已经比碗口还粗。
它生长在池塘边,整个树干都向着池塘倾斜。春夏季节,飘落的柳枝伸进水里,逗弄得小鱼儿乱蹦乱跳起来,那些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时而围着柳枝打转,有时又静静地待在柳阴下发呆,一幅生动的鱼儿戏柳图就呈现了出来。那时候,我爷爷经常背靠着柳树,拿起他的大烟袋,蹲在那里“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眼睛似睡非睡地眯起一条缝,好像任何事情都与他无关的样子,很是惬意。
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大柳树下就早早地聚集了一群小孩子,带头的是我堂哥毛蛋。只见他手脚并用,不几下就“哧溜哧溜”爬到了柳树上,他定下神来,四处观望,就顺着枝丫扭断了几根柳枝扔了下来,又“哧溜哧溜”地下来后,就把柳枝用小刀齐刷刷地截成均匀的几段,每一小段也就小手指一样长短,然后用力地在自己小手里来回地搓弄。工夫不大,柳枝内白白的小柳棍就与柳皮分离开来,毛蛋哥小心翼翼地抽掉柳棍,把空心柳皮的一端含在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咬成像唢呐哨子一样的扁嘴,一支“哨子”就完成了。
只见毛蛋哥双手持着柳皮,鼓着红红嫩嫩的腮帮,随着腮帮的鼓起,“哇呜”地一下,脆耳的声音就倏地爆发了出来。紧接着,毛蛋哥用双手捂住柳皮的另一端,小手时而张开,时而抱紧,时而半张半紧,那“哨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那声音会如泣如诉,如怨如羡,也会如小黄鹂般婉转流畅,洒落在池塘周围。
那些不会做“哨子”的小朋友们,也只有紧紧地围着毛蛋看得直流口水的份了,他们都想拿过来吹着试试。邻居二狗伸手就去抢,一不小心,柳皮被抓得透了气,再也吹不响了,毛蛋哥气得就和二狗厮打起来。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快脸上就挂上了彩。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看形势不妙,就急忙把他俩拉开。
打架没了力气的毛蛋哥愣了愣神,就又重新拿起柳枝继续做了起来。小伙伴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跟着做,有的很快就学会了,有的怎么也做不出来能吹响的“哨子”,毛蛋哥就手把手地、耐心地教他们。很快,小朋友们都学会做了。
近来才知道,毛蛋哥做的那种“哨子”,学名叫“柳笛”,当时可是我们儿童时代最喜欢的一种玩法了。那时,我们家乡就流传着一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快来快来吹柳笛……”
后来,毛蛋哥喜欢上了唢呐,《百鸟朝凤》被他吹得出神入化。远近几十里,人们的婚丧嫁娶都会喊上他去演出,那时候,由于他年龄小,大人们就把他抱到桌子上吹奏。小有名气的他13岁就随国家民间艺术团出访土耳其,后来又特招进入部队文工团。现在虽然退休了,可每年的春天,白发苍苍的他都要回到故乡,我们会手挽手相互搀扶着一道回到从前的大柳树旁。
柳树依旧茁壮成长,已经发出新芽,我们仿佛又看到当年小伙伴们嬉戏打闹、吹奏柳笛时摇头晃脑、无拘无束、认认真真的熟悉场景。
□屈俊标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