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村中老井

2024-05-08 16:55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我居住在淮北平原上一个百余户人家的村落,这里绿树环抱,水土丰腴,庄稼满地,景色秀丽。乡亲们同住一个村,同饮一井水。这井就是曾在我们这个村庄存世上百年的一口老井,它是乡亲们长时间的供水来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慷慨无私地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延续着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

这口老井位于村庄中间地带,也就是我家前方不远的地方,靠近路边,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都利于取水。老井井口呈不规则的圆形,深度10米左右,雨水充沛的时候,井水上涨,触手可及;枯雨期也保持半井蓄水量,无枯竭之忧患。井壁用青砖围砌,像墙壁一样,层层叠叠,井然有序。井壁从上到下留有若干脚踩壁坑,作为人工淘井或是打捞物品的落脚点。井口摆放几块石板,连接处用砂浆填充,镶入泥土中,发挥了良好的稳定作用。井沿的石块边缘勒出多道绳痕,昭示岁月的久远。据说这口老井是我的曾祖父牵头挖掘的,曾祖父是个乡贤,他出手好几担粮食,换来酒肉,招呼大家挖井,一口又大又深的水井由此诞生,井水清冽、甘甜,探身井口向下张望,凉气扑面,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多少年来,老井就像一位慈爱的老人,捧出甘泉,滋养和守望着这片土地与生灵。

乡村的早晨几乎是从打水开始的,天刚蒙蒙亮,村庄就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特别是老井边热闹非凡,乡亲们见面时的说笑声、水桶的碰撞声、扁担的吱呀声、汪汪的狗叫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乡村美妙的晨曲。人们挑着水桶赶到老井边,把家里的吃水缸、淘草缸全部灌满,基本满足了一天的用水需求。我的姐姐大我3岁,为了让劳累的父母多睡会,常常悄悄起床,提着一只水桶,最早去井边打水,水桶丢下井里的时候,打破了月亮的影子和平静的水面,泛起了第一波涟漪。当我闻到饭香、走进厨房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姐姐忙碌的身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个时候,男劳力大都起早下田干活去了,妇女们在家里做好饭,就会三五成群来到老井边洗衣裳。选择在井边洗涤衣物,不仅取水方便快捷,而且还能交流育儿经,更能增进姐妹们之间的情感。崔二婶生完小宝宝以后,奶汁不足,孩子有时会饿得哭闹不止,二婶看到姐妹们聚集在老井边洗衣服,就抱着孩子来寻求帮助。几个哺乳期的姐妹们争着给孩子喂奶,向孩子传递着母爱和亲情。在几位大婶的呵护下,小宝宝喂得白白胖胖的,甘甜的乳汁补充了他生命的源泉。这样美丽的故事在老井边不止一次地上演,血浓于水的亲情像井水一样在人们的血液中流淌。

在老井边洗衣裳,时间久了,故事也就多了。有一天,金红姐因急着有事,洗完衣服,把一盆水“哗”地泼了出去,恰巧这时候有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小伙子经过此处,被淋了个落汤鸡。金红姐立刻羞红了脸,急忙跟小伙子致歉。小伙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憨笑着抹了把脸,只说了一声“没事的。”便马不停蹄地飞奔而去。不知怎的,金红姐的心却怦怦直跳。后来,金红姐和这位邻村的小伙再次在老井边相遇,产生了爱的火花,终于牵手走进红色的地毯。老井,见证了一段美满姻缘。

老井旁边的不远处生长着一棵老柳树,有着好几十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树冠枝繁叶茂,春夏时节,柳树遮天蔽日,成为人们纳凉歇息的好去处。那时候,我的爷爷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他时常在柳树下静坐,靠在柳树上吸着旱烟袋,闭目养神,安享晚年时光。因为老柳树与老井都处于交通要道,所以南来北往赶集上店的旅客和流动商人众多,我的爷爷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认识或是不认识的,只要有人向他走近,他都会热情地打着招呼:“过来歇歇,喝口水。”爷爷在柳树下放着一个水桶和水瓢,有人口渴要喝水,爷爷就打来井水,让人们解渴。夏天高温季节,过往行人喝上一瓢凉水,清凉爽口,神清气爽。有工夫的人,还会坐下来吸上一窝旱烟,过足烟瘾,欣赏爷爷的玉石烟嘴、铜质烟斗和装满上等烟叶的烟包,感受爷爷的待客之道。这里一度成为人们补充能量的温馨驿站。老井、老柳、老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村庄特有的气质。

老井每年都要经过一到二次的清淘作业,目的就是清除井底的杂物和淤泥,保持老井的产蓄水能力和饮用质量。清掏作业多半选择在夏天进行, 那一年,二叔邀来几个村民一同淘井,我也加入了其中的行列。淘井作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几个人不停地轮换着把井水抽干见底,这一过程又忙又累,但不能中途停下来,不然的话,泉水就会涌上来,增加淘井的难度。等到快抽干的时候,我自告奋勇,跟着另一位叔叔下到井底清淤。我们把淤泥和掺杂在其中的物品一并装进筐里,清除上岸。这些物品有桶钩、水壶等打水时不小心掉落的生活用品,还有王大爷心心念念的一块手表。

置身井底,我感觉阴森森的,井壁的泉水往外涌流,滴落到井里,发出叮咚的响声;打在身上,凉气飕飕的,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我还是有点恐惧,阴冷的环境考验着我年少轻狂的探险心理,但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毕竟我也会游泳,不怕水深,再说,身边的叔叔也在保护着我。清理完成后,是叔叔率先把我托举上岸。

井水涌上来了,映照着蓝天白云和我天真的笑脸。

如今,我们这个村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我的心里一直涌动着井水的滴滴甘甜。

□金色田园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