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经济普查路上的“奋斗之星”
在萧县龙河街道祖庄社区,有一位身穿蓝马甲、佩戴工作证、手持登记表、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经济普查指导员,她就是李静。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李静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克服各种困难,用扎实的业务理论、过硬的工作作风,书写着平凡人“不平凡”的精彩篇章。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己都不懂,怎么能去指导别人?”这是李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祖庄社区是龙河街道企业数量最多、业态分布最广、普查难度最大的一个社区,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数量庞大、情况复杂,社区内法人单位938家、抽样个体123家,个数占龙河街道的四分之一,个体经营户星罗棋布,经普工作繁重且困难。
作为经济普查工作的“小白”,李静深知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为了更好地完成普查工作,她一方面刻苦钻研学习理论知识,研学经济普查方案和移动采集终端操作流程,积极参加普查员业务培训,力求吃透每一项登记指标的具体内涵;另一方面拜师请教,虚心向有工作经验的老普查员学习,对老同志归纳的实际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梳理,融会贯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培训学习时,我随身携带这个笔记本,将重点难点随手写下来,回家慢慢整理消化。”翻阅李静的笔记,要点清晰,语言通俗简要,为了好记忆,甚至把一些普查知识编成了顺口溜。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义无反顾、迎难而上才是硬道理。”李静在鼓励普查员时说。
“不是已经给你们信息了吗,怎么还来问我们要?今天没时间,下次再说。”企业负责人不耐烦地摆手。遇到这种冷漠、不配合的普查对象,李静经常动力满满地出门,灰头土脸地回家。“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李静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不能因为不配合就不登记,于是她通过提前打电话和企业预约,找熟人作为中间人调和,耐心解释普查的意义,最终成功完成填报工作。
在入户登记中,不理解、不支持的普查对象时有发生,李静坚持多次上门,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多次,以情感人、软磨硬泡、多方动员。通过业主群、网格群、朋友圈、悬挂条幅等方式广泛宣传“五经普”信息,不厌其烦地向经营业主详情讲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普查政策的机会,以真心真情赢得商户支持和配合,确保普查数据准确无误上报。
李静以高度的责任心深耕细作,确保一户不漏、一户不重,按时按质完成祖庄社区的清查和登记任务,清查阶段填报单位967家,个体户4618家;登记阶段填报单位938家,个体户123家,为祖庄社区列出了一份清楚、详实的“五经普”普查登记底册名单。
“被评为‘普查之星’,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完整经历一次经济普查后,我感觉没有什么工作能够难倒我。”李静说。 记者 韩蕊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