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飞防”为宿州市农田植保“扛大旗”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4月14日一大早,埇桥区符离镇杨楼村村民季玉龙便带领操作植保无人机的技术人员,来到自家麦田里。在技术人员调控下,无人机吊运着调配好的农药,在半空中持续均匀喷洒。仅用两个多小时,季玉龙家近300亩小麦的除草剂喷施工作就已完成。
“以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都是人工撒药。我们家300亩地,5个人得干三四天,费力又费钱。”说起无人机在农民耕种过程中起到的助力,季玉龙不禁竖起大拇指,“无人机的运用简直就是农民的福音!不光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省钱。用无人机开展飞防工作,比之前的人工成本至少缩减50%!不仅如此,无人机还大大提高农作物的防治覆盖率和农药利用率,庄稼地里各种病虫、杂草问题防治更加高效、精准、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无人机防治运用不断普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23年专门印发《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指导意见》,不仅肯定植保无人机施药已成为我国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还从适用范围、使用策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植保无人机施药行为,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作用,抓住防控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小农户的代防代治,促进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应用,发挥植保无人机的效率优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农药械信息管理平台建档立卡的统防组织589个,从业人员8207人,植保无人机2010架,日作业能力达到150万亩。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各相关部门将继续结合生产实际,强化技术指导,进一步规范无人机施药作业,确保施药工作安全。同时,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优势,并逐步探索无人机测绘、巡检等功能在农业植保工作中的应用。 (记者 黄华)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