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娇娇:以拳拳之心报养育之恩
“俺妈,今天暖和得很,吃完饭咱到外面晒晒太阳吧!”4月9日上午,在泗县泗城镇三湾社区的一处民房内,正在给养母喂饭的韩娇娇对半躺在床上的养母说道。
十多年前,韩娇娇的养母因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说话也不利索,日常生活需要人照料。为报答养育之恩,韩娇娇结婚后仍和养父母住在一起。
时间回溯到1992年1月,村民韩家金在拾柴时,发现一名被人遗弃的女婴,就把她抱回家。无儿无女的他和妻子苗兰珍商量后,决定收养这个女娃,并取名“娇娇”。
善良淳朴的养父母虽不富裕,却给娇娇一个充满爱的家。养父听说孩子喝牛奶健康,就每天起早贪黑捡树枝、挖树根换钱买奶粉。他说:“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娇娇一口奶喝。”
虽然韩娇娇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名弃婴,但在这个有爱的家里,她长成一个乐于助人、热情大方的女孩。
本以为简单幸福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不幸却降临了。2009年,养母突发脑梗,虽然经过治疗保住性命,但很难再站起来,更不用说生活自理了。年事已高的养父,健康也每况愈下,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面对这样的困境,韩娇娇在心里默念:“父母把我养育大,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现在该到我给他们撑起一片天了。”
十多年来,韩娇娇坚持给养母端水喂饭、按摩擦洗、换洗衣物、清理大小便……每次都需要一两个小时,即便是冬天,她也会累得满头大汗。“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干,每天多护理几遍,她就会舒服得多。”
韩娇娇每次做饭前都要先问问养父母喜欢吃什么,为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她费尽心思研究出适合病人吃的饭菜。
韩娇娇家原是贫困户,但不服输的她决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她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有手有脚,要靠自己的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2016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韩娇娇参加就业培训,学会了凉皮和杂粮煎饼制作手艺。
韩娇娇把一辆三轮车改装成手工食品流动售卖车,每天清晨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卖杂粮煎饼。因其技术好、用料足、味道鲜,大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红火。2017年底,韩娇娇家成功脱贫。
“没有政府的惠民政策和亲戚邻居的热心帮忙,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自己吃过苦,更看不得别人受罪,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韩娇娇说。
对那些前来学习煎饼制作技术的人,韩娇娇总是认真细致、毫无保留地教。如今,已经有近200人跟她学会煎饼制作,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2023年,韩娇娇获评孝老爱亲类“宿州好人”。
本报记者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