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土特产”大文章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培育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但与河南省一些地市相比,仍缺少顶天立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叫响全国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我们要把农业“大”的优势充分转化为“强”的胜势,就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做优做强“土特产”大文章。
要依托资源优势在“土”字上谋出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我市以平原地形为主,耕地面积居全省第三,是全国重要粮食、连片水果产区,背靠黄淮海腹地广大的中部地区,又衔接长三角发达区域,必须立足气候、生态、土地等优势资源,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乡土文化价值,推动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努力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因地制宜在“特”字上求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竞争优势。我们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示范创建,不断厚植特色农产品的“含金量”。高标准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5+4”特色产业为重点,主攻“一颗梨、一头羊、一只鸡、一碗粉、一株菌”等5个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肉牛、未来食品等4个产业集群,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的“菜篮子”“肉盆子”“果园子”。
要精深加工在“产”字上下功夫。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要建立产业集群“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提升机制,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招引一批产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效益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精心培育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牌,加快打造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突出“三头三尾”,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壮大预制菜宿州品牌方阵,建立完善集“低温加工-仓储保鲜-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三农”工作大有可为。让我们扬长避短、埋头苦干,全面推进宿州大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宿州实践增添“农”墨重彩的一笔。
拂晓报评论员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