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向美而行”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春风送暖,天气晴好。漫步在灵璧县的大街小巷,生机盎然的城市景观,为市民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
“新汴河两岸的环境真是越来越好,水干净,绿化好,花开得也美!”河畔垂柳随风摇曳,金黄的迎春花迎风绽放,市民王阿姨正拿着手机记录这春日的美景。
近年来,灵璧县城市绿化建设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围绕拓空间、提品质,加快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大力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城市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在植物选择方面我们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目前在新汴河两岸、护城河畔、街头公园、主干道两侧栽种了垂柳、玉兰、红梅等绿化树种。”灵璧县城市管理局园林所负责人介绍,“养护公司依据各自养护范围内的植物需水特性、生长情况等,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进行适当修剪和整理,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促进其健康生长。”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灵璧县通过改造闲置土地、城市边角地和现有绿地,打造具有休闲健康和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集约化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大力拓展城市绿化空间。2023年,全县新增和提升绿化面积24.57万平方米,共有“口袋公园”、游园5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升。
“这几年,咱们县的城市绿化建设大家有目共睹。如今,走出家门就是公园,四季见绿、四季见花,健身、遛弯都很舒心!”灵城镇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说,“绿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在提升总体绿化程度的同时,灵璧县坚持“好看”与“好用”相结合,以世纪公园为例,其以“党史”为主题,一块块设计巧妙的宣传牌,既宣传了党的历史,又美化了环境。除此之外,将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完善休闲步道、健身广场、儿童活动等功能区域,也提高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三分建七分养”,城市绿化不能只看眼前,还要用心规划、管护。灵璧县采取“谁出资、谁建设、谁管护”的属地化管护原则,加快推动公园规范管理,提升公园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灵璧县将继续在“美”上下功夫,在“绿”上做文章,把城市融入大自然,为居民打造出更多的生态休闲去处。 王萌萌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