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离别
大学放假了,同学们纷纷抢票。直达的高铁票真的不容易抢到,但转乘也挺快的,从安庆到南京南,再到宿州东,全程大约需要2小时40分钟,这让我感觉与家像是没什么距离。
每次回家爸妈都开车到车站接我,微信里随时联系到站情况。妈妈总是说:“唉,真快!好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也感觉,相对于绿皮火车,高铁的速度已经把我回家的仪式感破坏殆尽了。
对于绿皮火车的印象,来自爸爸妈妈的讲述。妈妈10岁时,外公带她去治疗腿疾,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车。那时车速缓慢显得时间特别漫长,她坐在那儿,透过车窗看外面的景色,看外面的人,恍惚以为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我们不一样?嗅着陌生的空气,她总这么想着。当年爸妈对绿皮火车的向往,如同我小时候对飞机的向往。
老月台是绿皮火车的灵魂。在妈妈心里,月台与离别有关,冒着浓烟的火车由远而近,传来长鸣的汽笛声。“依稀记得你外公送我上师范时,火车慢慢驶离车站,你外公站在萧索的月台上不停挥手,那天刮着好大的风,吹得他头发蓬乱、衣服飞舞。看着你外公越来越远的身影,我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起来。”
我不禁感慨,月台还是月台,因为出行方便,旅人身上少了风尘仆仆的气息。月台越来越大,却没了母亲所言的那种空旷感,生活日新月异,增添了热闹繁华的烟火气息,就连旅途的疲惫,也淡而又淡了。
我感觉旧时的离别,有一种特别的美。那时车马都慢,别时容易见时难,离别于是便有一种忧伤,有一种很郑重的感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小时候不懂其中况味,觉得李白如此煽情与夸张,长大后才明白,古时交通条件那么差,有时候一别真的就是永远。也正因如此,彼时的离别,便有了一抹永恒的诗意……
徐子强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