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综合  > 萧县  > 正文
扬优势 抓整治 促增收

萧县:富民强村路 越走越宽广

2024-03-05 10:18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近年来,萧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城乡融合,强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三农”工作成效显著,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富民强村取得新成效,闯出了一条富民强村“巨变”之路。

扬优势,让农业强起来

萧县实施种业强县、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工程,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畜牧水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聚焦“五彩”特色农业布局,加快农产品食品化、预制化进程,主动承接长三角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链条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增值。

2023年,全县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小麦收获面积131万亩,总产6.7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110万亩,总产6.1亿公斤;大豆种植面积13.8万亩,总产2.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3.59万亩,产量53.65万吨,产值13.1亿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51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08.6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19.2公斤,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按照“稳定猪禽、发展牛羊”的总思路发展畜牧业,2023年肉牛存栏增长20.8%,肉羊存栏增长5.5%,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养殖10强县。

抓整治,让农村美起来

萧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打造美丽乡村中心村,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和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健全完善“一约四会”,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家风文化传播基地,持续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2023年,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83万吨,清理村内沟塘6304处,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约20.12万人次。新建改厕任务户10625户;建立镇级、村级改厕管护服务站68个。2022年度8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通过省级验收,2023年度6个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建设;2023年度2个精品示范村白土镇张村、丁里镇胜利社区,已确定运营模式,正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幅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促增收,让农民富起来

萧县巩固拓展“三保障一安全”成果,深入探索开展“大托管”和镇级联社、多村联合、抱团发展等模式,优化规范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村集体、参社农户持续增收。2023年,全县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38万亩土地实现规模集约经营,2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量达2.02亿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73.06万元,50万元以上强村172个,其中200万元以上的村6个;集体经济收益总量达到1.77亿元,村均收益64.01万元。

依托葡萄、辣椒、胡萝卜、芦笋、菌菇、肉牛和白山羊等特色资源,该县因地制宜发展“七彩”产业,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全县肉牛存栏4.8万头,累计出栏5万头;白山羊存栏56.8万只,年出栏100多万只,产值17亿元左右;葡萄种植总面积6万亩,年总产值达6亿元;辣椒制种面积已达1.2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芦笋栽培面积发展到4000亩,年产量8000吨,培育“赵胖子”“笋茏春”等品牌,年产值超亿元;胡萝卜种植总面积6万亩,种植1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食用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全县食用菌产量3700吨,产值达2000万元,更多农民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董晴 李兰凯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