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簪花君莫笑
北宋年间的某个上元日,杭州,灯芯巷。灯芯巷,这个名字何其好,给人以明亮。
花市灯如昼,曾巩走进灯芯巷赏灯,看万千孩童、翩翩少年呼啸而过,尤为感喟,尽管此时的曾巩已经年近花甲,依然欢呼雀跃着,挑灯与众少年一起玩耍。而后,写有诗句:“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好一个“强颜犹入少年丛”!换句俗话来说,就是“装嫩”的意思,嫩原本无须装,嫩在内心,有这份孩童心的老者并不多了。
我喜欢丰子恺的孩子气,实因他画了很多和孩童相关的漫画,幅幅令人神往,引人回忆。他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是的,所以,他画了《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抬轿》等一系列不忘初心的作品。近期,还有一家出版社为他出了儿童画集,书中作品,让人看了,内心春河萌动,温情脉脉,欲罢不能。
有个词叫“少年感”,多半用来形容人看起来比较年轻,其实,年轻与否,不仅仅表现在容颜上,更是心理上的从容反映到面容上的天真与浪漫。
有一段时间,格外爱看娱乐报道,我看这些节目,并不为捕捉八卦信息,而是喜看那些老了的港台演员,看他们依然穿光鲜亮丽的服装,或是紧身的西装,或是入时的牛仔裤,或是戴一顶鲜艳的围巾或帽子,尽管年龄很大了,仍有一颗少年的心,仍有一份少年情怀。我会想,假如有一天,我也到了这个年龄,会不会也这么穿?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走过而立,年近不惑了。也想和曾巩一样,和花样的少年们打成一片,却有些怯生生的,怕人说我装嫩。这才知道曾巩的勇气。
记得年少时,和玩伴一起做游戏,我常常喜欢扮演老者,用玉米须做成胡子,偷偷把爷爷的草帽找出来,学着爷爷的样子,教训那帮“群众演员”小朋友,直至自己忍俊不禁,大家哄堂大笑。到了一定年龄,又渴望回到小时候。有人说,一个50岁以上的人,如果还常穿背带裤,那么,他(她)一定是一位有童心的人,哪怕是穿得不那么好看,也不妨碍他(她)是个可爱的人。信然。
看过季羡林的不少照片,慈祥且睿智的老者,肩头、膝下、怀中,常伴有一只憨态可掬的猫,季羡林格外爱他的猫,看到猫爪踩了颜料或墨汁,在自己的书画上印了猫爪印,高兴得哈哈大笑,像个孩子。
有人说,童心即佛心。那么,以一颗童心度年华,就近佛了。白发就一定要蹉跎吗?就一定会欢意渐少?当然不是,照样可以“犹入少年丛”,在少年堆里,锻造一份天真和平和。
少年感,贵在一个“感”字,有时候,也是美好年华的代名词,更是朝气蓬勃的承载体。
李丹崖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