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为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埇桥区以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防止因病因伤害致残为工作重点,完善残疾预防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推动残疾预防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创新,被国务院残工委确定为全国5个县区级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之一。目前,该区探索了“四式”残疾报告筛查工作法、脑卒中城乡30-60分钟急救诊疗圈等具有埇桥特色的残疾预防品牌,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有力保障了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体系 实现预防全面覆盖
埇桥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建立健全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
强领导、抓关键。制订出台《埇桥区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工作实施方案》《埇桥区推进残疾预防创新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残疾预防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明确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单位分管负责人及联络员,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区级残疾预防中心增编至8人,2023年度区财政预算270万专项保障资金。
强队伍、建体系。投资300万元搭建区残疾预防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效率,加强监测评估。扩充人才队伍,逐级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站、残联等机构组织服务人员的残疾预防技术培训,充分夯实基层残疾预防宣传和初筛防控能力,逐步建立全覆盖的残疾预防服务体系。全区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人数达到5人,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100%。成立残疾预防创新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加强与中国残联残疾预防专家组联系对接,及时跟踪项目建设,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
强普及、聚合力。创办残疾预防专题广播节目《残疾预防快行线》,累计开播56期,覆盖收听 400余万人次。区政府残工委召开两次专题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重点推介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情况。开展残疾预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30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普及残疾预防知识5万余人次,举办残疾预防专题公益演出、残疾预防知识竞赛,制作推介残疾预防专题宣传片两部,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率达到85%。
盯重点 提高防控综合能力
强化早期干预。从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范疾病致残、伤害致残等重点环节入手,有效减少残疾发生率。
实施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全面落实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综合防治措施。2023年,全区婚检率92.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12%、产前筛查率88.39%。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2023年,全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23%。
实施疾病致残防控行动。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员实行“应签尽签”。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全区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72.27%、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75.42%、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8.10%。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地区等地方病达到持续消除状态,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99%。细化完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制定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到100%。
实施伤害致残防控行动。开展儿童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烧烫伤等风险警示安全教育300余次,老年人跌倒干预和健康指导等健康义诊服务100余次。启动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应急“叫应”机制70余次。完成区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防汛抗旱、地震等8个子预案修订。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和防震救灾演练,提高突发灾害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学校(含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机关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经营管理,重点保障“一老一小”就餐安全,把牢食品安全关。2023年8月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集中用餐单位57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5份,立案查处10起。
树典型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推进科创项目落地落实中,抓好“选修课”,积极探索具有埇桥特色的残疾人预防、康复工作典型经验。
推行残疾报告“四式”筛查法。结合卫健系统常态化普查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动态摸底两条路径,依托临床筛查、公共卫生儿童健康管理和残联系统排查三条主线,探索出集中式、随访式、守点式、传言式“四式”残疾报告筛查工作法,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0-6岁儿童残疾初筛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复筛定点机构,宿州市立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等为诊断定点机构的三级儿童残疾筛查诊断网络,建立健全儿童残疾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从发现、跟进到干预、救助的全流程闭环服务。
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机制。实施《埇桥区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实施方案》,在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健全警医联合接处警机制,畅通部门间、区域间监测数据共享交换,完善交通事故救援救治网络,建立交通事故伤员急救网点14家,其中二级医院11家、三级医院3家。
打造5G移动卒中单元应用实践宿州模式。确定“脑卒中综合防治”作为区级残疾预防重点创新项目,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项目承担单位,建立涵盖人群预防和高危因素筛查、规范化诊疗和综合干预随访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有效减少残疾发生和疾病复发。探索“脑卒中综合防治”,依托5G移动卒中单元急救车,建成12个脑卒中急救点,打造脑卒中城乡30-60分钟急救诊疗圈。2023年,5G移动卒中单元总出车315次,通过溶栓方式治疗121人、收治脑出血69人,义诊45次服务近3000人次,开展CT筛查547人、颈部超声检查1415人,初步形成区域内脑卒中预防、治疗、管理、康复一体化服务体系,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记者 曾庆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