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乡下赶大集 最火“牛”经济
2月2日,北方小年,恰逢灵璧县黄湾镇赶集日,漫天飞雪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选购年货,洽谈生意。乡下赶大集,要数牛羊市场最热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老板给我来3根牛排,再来2斤牛腩。”黄湾镇庙李村村民杨乐乐一大早就来到牛肉售卖摊点前等待,言语间流露着喜悦,“儿子女儿都回来过年了,还带了小孙女,吃牛肉对孩子身体好,一大早我就赶来买最新鲜的。”
“随着春节临近,牛肉销量日渐攀升,到现在已经屠宰肉牛40多头了。”黄湾镇沙坝村养牛大户蒋银辉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牛肉的需求量也变大了,近几年春节都能卖出去大约100头牛。
牛肉不愁卖,全靠养得好。记者走进陆集村的灵璧县开源养牛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牛舍里,上百头肉牛个个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在省市县大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镇立足产业发展基础,依托肉牛养殖,积极探索出一条‘秸秆+肉牛+蚯蚓+蔬果’农业循环、生态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养出来的牛肉质好,很受市场青睐。”黄湾镇副镇长郭续松说。
冬季是农闲时节,但工人陆家强并不闲。在灵璧县开源养牛专业合作社的一座牛舍里,他添完饲草料,马上又打扫卫生,干劲十足。清扫圈舍、铡草、拌料……每天,陆家强都用心“伺候”牛舍里的牛,看着肉牛一天天变样,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过去在外到处打零工,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如今,在家门口上班,一年收入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年末是肉牛出栏高峰时期,一些养殖屠宰专业户选择自宰加工向市场销售,他们售卖的牛肉品质好、价格低,是附近村镇居民的首选。”陆集村党支部书记周康表示,在灵璧县开源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肉牛养殖业已成为该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镇政府、村“两委”经常主动上门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外围环境、道路、劳动力等问题,为养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地群众借助政府产业扶持惠民政策,实现小户遍地养、大户规模养。
“现在购买肉牛、机械和饲料都有补贴,养殖成本大为降低,养殖收入越来越好。在合作社干了几年,我学了不少技术,今年打算申请政府的养殖扶持资金,自己搞养殖。”谈及未来,陆家强满怀期冀,“牛劲”十足。 记者 杨帆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