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明星”来助阵 “村晚”排练忙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这里动作不够整齐,咱们再来一遍……”2月1日傍晚,埇桥区大营镇陶翠兰家中响起欢快的旋律,“总导演”于从跃正手把手为和谐剧团的“演员”们纠正动作,紧锣密鼓地筹备镇里的“村晚”节目。
天空飘着雪花,屋外寒气逼人,但“演员”们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在于从跃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站位,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今年‘村晚’,我们准备了歌曲串烧《摘石榴》、舞蹈《金扇迎春》、泗州戏《卖甜瓜》等节目,让‘村晚’更合乡亲们的胃口。”于从跃介绍。
为了让表演达到最佳效果,于从跃和剧团的成员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从服饰道具的设计打版、音乐的编曲制作,到舞蹈的创新编排,每一处细节都精心打磨。“于指导对这次演出真是下了苦功夫,每次排练,他都到现场观看并做好记录,带着我们磨动作、抓节奏、纠细节,力求尽善尽美。”和谐剧团成员陶翠兰告诉记者。
节目排练期间,于从跃身兼数职,从节目策划、人员报名到演员造型设计、音响设备、后期排练等都参与其中,既是艺术指导,又是摄影、场务,事事亲力亲为。“‘村晚’是大伙齐心协力精心筹备的活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于从跃说。
今年62岁的于从跃擅长泗州戏、歌曲演唱、表演等,是乡里乡亲公认的“能人”。2014年,他担任大营镇宣传委员,编演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方针,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成为一名服务群众、扎根乡村的“土明星”。2022年退休后,于从跃依然坚守在文化宣传战线上,担任大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继续为乡村文化事业发挥余热。他联合镇上14名中老年传统民俗文艺爱好者组建了和谐剧团,利用闲暇时间排练歌伴舞、扇子舞、泗州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有于指导在,我们的演出肯定很精彩!”和谐剧团的“演员”们说着、笑着,继续用心排练着……
“‘村晚’让乡亲们有了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虽然没有璀璨的灯光和精美的服饰,但是大家能在一起热闹热闹,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年味’。”说这话时,于从跃颇为自豪。 记者 钱景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