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大棚好“丰”景 社员干劲足
掀开罩在大棚外的两层塑膜,一股蔬菜的清香扑面而来,一排排嫩绿油亮的生菜闪耀着翡翠般的色泽,长势喜人,丰收在望。1月31日上午,埇桥区西二铺镇沈家村永盛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大棚里,社员们正在查看生菜根叶、监测棚内温度,为生菜采摘作最后的准备。
掐起一片生菜叶,细细咀嚼,鲜嫩多汁、回口清甜。“我们的生菜不打农药,也不会生虫,健康又环保。种好生菜要掌控好温度,棚内温度过低,就要及时给生菜再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上外面的两层,相当于3层‘被子’,以达到保温效果。”合作社社员告诉记者,“我们一共种植了5亩左右的生菜,亩产预计能达到3000斤,再过两天,15000多斤生菜就全部开始采摘了。”
“走,咱们再去看看菠菜,那边已经开始收了。”跟着该合作社理事长黄爱英的脚步,记者来到旁边的菠菜种植大棚。只见社员们熟练地用小铲子把菠菜连根铲起,去除泥土和多余的菜叶,系上红绳码放在一起。“蔬菜长得好,我们也干劲十足。”社员韩长虹笑着说,在这里工作离家近,也方便照顾老人小孩,还能为家里增收,一举多得。
除了生菜和菠菜,大棚里还种植了黑白菜、芹菜等。“我们这里的蔬菜品质高、保证新鲜,不愁销路,全部供给市里的连锁超市,当天下单当天就能采摘送达。”黄爱英边说边和其他社员一起,将一筐筐刚采摘的蔬菜搬进货车。
黄爱英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已经20余年,有着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在她的带动下,永盛合作社成立16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蔬菜大棚200多座,初步实现种植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带动沈家村及其周边500余户一起种植大棚蔬菜,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帮助农民亩均增收2000元。大棚产业成为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金钥匙”、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记者 夏冕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