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板凳会”搭起干群“连心桥”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上次‘板凳会’之后,村干部就组织人员对我家门口的水沟进行了清理,现在一点臭味都没有了,水也变清了!”日前,砀山县赵屯镇蒋庄村村民蒋大爷高兴地对县纪委监委第二协作区工作人员说。
砀山县纪委监委各协作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行村头巷尾“板凳会”,深入农户家中举行“串门式”板凳会,把会议室搬到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倾听群众声音,研究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为民办事“零距离”。
“我们习惯傍晚来这个小公园锻炼,纪委的工作人员就在公园里开起了‘板凳会’,和我们一起聊家常。大家有啥困难都可以说,有啥不懂的也可以问,还能一起畅谈村里的发展,挺好,大家都很欢迎。”在赵屯镇吕集村党建公园里,群众积极参与县纪委监委第二协作区举行的“板凳会”,欢声笑语不断。
通过这种不设会议室、不读讲话稿的方式,各协作区利用傍晚农闲时段,常态化深入群众身边,畅通基层信访渠道,将监督探头前移,向群众身边延伸,和群众一起拉家常、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掌握村情民意,与群众搭起“连心桥”。
每次“板凳会”上,针对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场为群众答疑解惑;不能当场解决的,就形成清单,召开会议,按照责任单位分类,及时交办,定期督促落实情况,形成“收集、协商、落实、反馈”监督闭环,让群众身边一桩桩烦心事、忧心事在村头“板凳会”上得到有效解决,使群众的“心声”变成“掌声”。截至目前,砀山县纪委监委各协作区共举办村头“板凳会”8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个。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必须主动走进群众,我们将持续用好‘板凳会’这一载体,让干部与群众有话敞开了说,在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在躬身作为中解决困难,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干事环境,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砀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侯春艳 崔宇婕)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