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政协:“协商正‘砀’时” 基层治理活起来
2023年以来,砀山县政协以打造“协商正‘砀’时”协商品牌为抓手,不断健全协商机制,拓展协商内容,创新协商形式,推动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拓展,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政协贡献。
抓建章立制,强化协商规范。高度重视“协商正‘砀’时”协商品牌建设,制定印发《“协商正‘砀’时”协商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常态化重点协商、一线协商和网络协商“三位一体”的协商议政格局,规范了从选定议题、制定计划、开展调研、组织协商到推进落实、考核评价的全链条协商程序,确保协商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组织召开协商品牌建设推进会议,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工作落实,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凝聚推动工作的合力和共识,让协商品牌深入人心,进一步扩大政协特色履职工作影响力。
抓平台建设,畅通协商渠道。依托镇(园区)县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和委员工作室,将协商向基层一线延伸,初步构建“1+1+N”协商平台,即以打造协商议事平台的“1”为龙头,落实政协工作召集人制度的“1”为重点,组建“N”个委员工作室为载体的议政协商格局;围绕社会发展难点和民生热点,利用“协商正‘砀’时”协商议事平台,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靶向”协商、精准调研,把协商的会场搬到一线,打通基层协商民主“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委员工作室扩面、提质、增效,将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协商正“砀”时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镇(园区)委员工作室和梨乡公益、田丰牧业、听荷民宿、华洁环保、法治暖企等特色委员工作室21个,为委员搭建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履职平台,扎实开展学习、协商、服务等形式多样履职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抓活动开展,提高协商实效。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盯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短板弱项,多角度研究,多维度思考,制定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每月,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去年以来,围绕“公办幼儿园教育建设管理情况”“以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无废城市、推进再生资源利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电商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优化城区教育布局”等课题,共开展协商调研活动3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有效推动相关工作落实。扎实开展“三走进一联系”活动,深入部分企业、村(社区)及界别群众,立足群众所想、企业所需、基层所盼、政协所能,真心实意办好事,力所能及解难题,共走访企业100余家次,走访村(社区)20余个,围绕“整合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企业融资贷款难”“集中供暖进小区”“规划区内老旧房屋安全”等问题形成10余篇《社情民意》专刊,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记者 钱景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