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成果成色足 乡村振兴底色亮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实施庭院经济项目12个,投入衔接资金608.2万元,累计发展庭院经济2696户,在砀山县各镇村,一个个家庭庭院成为产业“微细胞”、一个个蔬菜大棚变成促农增收“聚宝盆”。这是砀山县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让脱贫户稳定增收的务实举措。
“目前全县有脱贫人口3.97万户7.90万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4603元,较2022年增长16.1%。砀山县在全省资金绩效评价、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后评估连续6年均获得‘好’的等次。”砀山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书彦说。今年以来,砀山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抓实抓细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三坚持”,抓好层层责任压实。坚持高位推动。设立专项小组,成立振兴工作专班,县、镇、村、组四级联动,保持常态调度不松、工作力度不减。坚持优化政策衔接。稳定主要帮扶政策,及时跟进出台“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配套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坚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村级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领域“微腐败”等方面突出问题,真刀真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好“三机制”,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建立常态化走访排查监测机制。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对重点村进行解剖式督查。建立常态化筛选预警机制。加强医保、民政、教育、住建、残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和信息比对,组织镇村干部入户核实研判,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建立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坚持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措施相结合。
下好“三步棋”,抓好“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严”字当头,下好部署推进“先手棋”。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严格做好信息预警、政策落实等工作,共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字为重,下好机制保障“长效棋”。健全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住房安全动态监测、供水工程长效保障“四项机制”,相关部门联动协作,镇村常态化摸排整改,确保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常态化持续达标。“督”字为要,下好提质促效“制胜棋”。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和短板弱项,及时通报,限时整改。
强化“三紧盯”,抓好反馈问题整改。紧盯整改质量。印发《砀山县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认领问题。紧盯常态暗访督导。聚焦动态监测帮扶、政策落实、项目资金等重点环节,开展县级暗访督导,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紧盯统筹推进。统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局暗访调研、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推进问题发现常态化、问题整改同步化,确保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
做实“三加强”,抓好项目资金管理。加强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快速化。确保按照全省进度序时推进。加强项目建设标准化。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度款、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等进行审核,整改不合规项目。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化。组织专人对全县扶贫(衔接)项目资产运营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核查。
坚持“三聚焦”,抓好产业就业促增收。聚焦产业就业增动力。聚焦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激活力。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机制,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聚焦帮扶聚合力。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汇聚起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大帮扶格局。 (记者 路杨)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