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菜香
初冬的一天,我到农村集市买菜。一个偌大的地摊菜场吸引了我的目光,各样农家蔬菜新鲜亮眼,白菜、萝卜、辣椒、南瓜、冬瓜、花菜、韭菜、佛手瓜……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就像一个菜博会。
这些卖菜的农村老人天不亮就赶到了集市,大都没有吃早饭,有的拿着卷饼充饥,有的等卖菜收摊以后回去做饭吃。尽管街上的小吃店比比皆是,但过惯了节俭生活的老人们还是能省就省了。
卖菜的老人们望着来来往往的顾客,热情地打着招呼。有顾客讨价还价,这些淳朴的老人们会将价格一降再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家地里收的菜,多点少点都没啥。
一位60多岁的老汉见我走过来,递过来一支香烟套近乎:“大兄弟,这些辣椒不论秤,估价算了,就给10块钱,全兜走吧!”我估摸着这堆辣椒有20斤,可我一个人偶尔在家吃饭,这些辣椒一下子也吃不完呀,放置久了,不就变质了吗?但望着老人热切的目光,我没有拒绝,蹲下身子,只装了一半便转身离去。老人看我没有装完,便急忙喊住了我:“这些辣椒你全拿走,说好了的,咱不能食言!”老人一脸严肃地把我叫了回来。旁边一位卖菜的大嫂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出着主意:“这些辣椒一时吃不完,可以腌成咸辣椒,就能放时间长,慢慢吃了。”说的也是,咸辣椒最下饭,把酒言欢的时候嚼上一二根辣椒,那才叫酣畅淋漓呢!
前面有一个菜摊被人们围了起来,大伙七嘴八舌地热议着什么,我也上前凑个热闹,近前一看,原来大伙在欣赏着一个特大的冬瓜。这个冬瓜呈青皮色,长条状,长度约1.5米,重26公斤。主人见它呆萌可爱,起了个名字叫“小胖孩”。主人介绍说,“小胖孩”生长在自家的水塘边,水肥、光照充足,因而创造了“奇迹”。最后,这个大冬瓜被一位饭店老板兴奋地扛走了。
这些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原汁原味,便宜又实惠,安全又放心。你看,一位掉了门牙的老大哥边津津有味地啃食着水汪汪的青萝卜,边热乎地招徕着顾客。摊前顾客你来我往,不一会,他的青萝卜就售卖一空。老大哥蹬起人力三轮车,身子往前一倾,满意而归,嘴里还哼着小曲“高粱熟了红满天……”
这些卖菜的老人收入并不高,但他们很知足,因为这是他们家小菜园里的菜,在自给自足的同时,盈余的菜品才拿去售卖。不管收入多少,罢集的时候,他们都会给孙子孙女买些好吃的带回去,孩子们的欢乐才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在农村,许多家庭都拥有一个小菜园。人们把房前屋后的零星地块开垦起来,疏松土壤,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不仅丰富了自家的菜篮子,减轻了家庭开支,还能增加经济收入,也算是一举多得吧。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房屋后面有一大片空地,母亲随着季节变换,点瓜种豆、栽葱育韭,能种啥菜就种啥菜,小菜园好生景气。有的蔬菜种上几棵就能收获累累果实。母亲随意种上几棵南瓜、冬瓜,藤蔓四处攀爬,果实稠密,一个南瓜或是冬瓜就够一家人吃上好几顿呢!那一年母亲点种豌豆,结得密密麻麻的,自己家吃不完,母亲就让我和姐姐拿到集市上卖。我不好意思地躲在一旁,倒是姐姐大大方方地做起了生意。因为我们家的豌豆籽粒饱满,剥一荚品味,籽粒甜脆可口,受到了顾客的青睐。
回到家里的时候,姐姐把带着体温的卖菜钱悉数给了母亲。母亲用来买了几只鸡鸭喂养,还时常投喂剩菜,鸡鸭抢食蔬菜、一扫而光的场景真是一幅欢乐而精彩的画面。鸡鸭产蛋多,不仅改善了我们的伙食,还时常作为礼品送出去。母亲走亲戚的时候,总是挎着竹篮,装着鸡蛋和小菜园里的蔬菜,传递浓浓亲情。
“大兄弟,这两把香菜你拿回去撒羊肉汤喝吧。”一位大姐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定神一看,原来是熟悉的张大姐。她把香菜塞进我的车上,我正要付钱,她骑着电瓶车已经远去,鲜嫩的香菜气息在我的心中久久弥漫。
□王绪谦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