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冬修水利畅通排灌“毛细血管”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我承包了150亩地,过去雨水一多就内涝,粮食就会减产。今年渠道一清理,庄稼再不会被淹了。”11月24日,记者来到埇桥区西二铺镇葛林村,村民石三刚笑着说。
葛林村全村耕地面积1.1万余亩,由于部分土地地势低洼,每年到了汛期,雨水倒灌给农户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冬季农闲时,是兴修农田水利最佳时期,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投资59万元,完成了4800米排水沟清淤工程,还新建了29眼新井、31米涵管和一座桥,让村民能够安心种粮。”葛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任文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干旱有水浇、涝时能排水,粮食增产有了保障。”
今年以来,埇桥区通过修复沟渠等项目建设,构筑起一个纵横交错、水网联通的水利网,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计划投入2425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蓄水塘清淤改造21口,修建排水沟340.055公里,新建和维修排水沟共631处,新增和维修机井1881眼,治理土地面积32万余亩。
据了解,埇桥区将不断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为主线,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的思路,强化农田田间沟渠系统治理,重点治理支渠到田间的灌溉系统和田间到大、中沟的排水系统等“毛细血管”,使农田排灌系统相通相连,进一步补齐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赵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