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敬友和他珍藏的军袜
个人名片:韩敬友,埇桥区符离镇人,1935年1月出生,1952年12月入朝参战,1958年4月回国。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每个人都有一份心爱的珍藏。对于耄耋之年的志愿军老战士韩敬友来说,一双珍藏了几十年的棉布军袜,承载了太多峥嵘的岁月的记忆,无声诉说着雪山之巅的风,冰冷刺骨的河水……每每看到它,老人总会回想起抗美援朝的那段艰苦岁月。
1951年,年仅17岁的韩敬友报名参军;4月底,部队奉命开抵河北整训;9月,军主力抵达吉林通化地区,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同年底,军主力回防辽东半岛和鸭绿江口。1952年,韩敬友所在部队完成换装,可谓兵强马壮,全师上下斗志昂扬,纷纷写出请战书、决心书,韩敬友不识字,就在请愿书上按下手印,表达决心。
入朝后,全师一直在朝鲜价川西南一带担任反空降、反登陆防御作战。驻防期间,每天进行各种训练,朝鲜的山里积雪很深。一次训练时,韩敬友的鞋子被冻住了。训练结束,他赶紧走进一个房东家里借火盆烤火,好不容易脱去硬邦邦的鞋子,正要脱袜子时,房东大娘说:“不能脱。”只见她抱起火盆放在韩敬友附近,顿时一股暖流从韩敬友脚上涌起。慢慢地,冰块融化了,才把带着血迹的袜子脱下。这时连长拿来一双新袜子递给韩敬友,可他舍不得穿,旧袜子烤一烤依旧穿上,新袜子装在背包里。后来他得知连长仍穿着补着几个补丁的袜子,便想把新袜子还回去,但连长说什么也不要。韩敬友很感动,小心翼翼地把袜子收好。
1953年6月,全师奉命开赴平康前线,接替友军防御。出发前,韩敬友用袜子当弹袋,这样比别的战友多带了几十发子弹。部队抵达预定区域与友军交接后,他们了解到对面是新近整编的部队,战斗力弱。经过数十次小规模战斗,韩敬友所在的师凭借强大的新式火炮,摧枯拉朽一般攻占了几个韩军阵地,有力促进了停战谈判的进行。
停战以后,韩敬友随部奉命开赴金城地区驻扎,负责防止敌特渗透活动。此时,袜子就成了他的小收纳袋,里边有针线包、急救用品等。1954年6月份的一天,3名化装成志愿军的特务前往营部福利社买东西被识破,跑进屋后的山林里。闻讯而来的战士们进入林子搜捕。搏斗中,一名特务用刀刺伤战友左耳要逃窜,被随后赶到的指导员击毙。看到战友受伤,韩敬友赶紧从袜子里拿出一块绷带帮其包扎。
还有一次,一位朝鲜百姓的脚被扎破了,来到部队卫生队,正好碰到韩敬友。隆冬季节,韩敬友看到他光着脚,很心疼,就把那双袜子拿出来送给他穿。老乡说什么都不要,韩敬友就悄悄塞进他的袋子里。没想到几天后,老乡竟然带着那双袜子来到班里找到韩敬友。
在韩敬友看来,这双袜子不仅仅饱含了浓浓的战友情,还凝聚了中朝人民的友谊。他就把袜子珍藏了起来。韩敬友说:“我要把袜子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把袜子的故事传承下去,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艰苦的革命岁月。” 桂振岭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小社区 大家庭 共幸福 08-12
-
2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调度会召开 08-12
-
3上半年宿州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07-31
-
4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5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6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