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加工忙 振兴路上米飘香
日前,记者走进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米香古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车间,只见自动化的稻米加工生产线正在作业:脱壳、碾压、抛光、选米……一粒粒稻谷“转眼”变成洁白如玉的大米,散发出阵阵米香。
“这是我们今年刚引进的自动化大米加工生产线,只需一个人操作就行,基本上实现了全程自动化,一个小时可生产加工3000斤成品米,省时、省力又高效。”镇头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则红告诉记者,这两周是最忙碌的时候,机器每天“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将香稻米送上市民的餐桌。
“香稻米是我们村地理标志性产品,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的美誉,被列为安徽名优特产。”镇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笪应菊介绍,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镇头村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流转了200余亩连片土地发展香稻米种植,成立米香古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注册了“福龙贡米”商标,申报了“绿色农产品”标志,打造香稻米特色产业品牌,让香稻米种植更加规模化、规范化。
为保障香稻米的品质,在种植过程中,镇头村邀请水稻专家现场指导,雇佣村内种植能手科学细化田间管理,并购置农业保险,为香稻米种植“保驾护航”。“我们的稻米都是‘喝’泉水长大的,营养丰富、籽粒饱满、口感香糯,深受消费者喜爱。去年,香稻米每亩产量超600斤,每亩纯收益达4000元。”笪应菊说。
品质好,销路畅。“我们的大米质量好、不愁卖,都是采用订单模式销售,点对点配送到客户手中。”笪应菊告诉记者,镇头村还与市农业银行进行“银村”共建,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2022年,仅香稻米这一特色产业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了56万元。
“今年,我们又升级了产品包装,在包装袋上安装了一个‘瓶口’。拧开瓶口,大米可以轻松倒出来;拧上瓶口,又能起到密封防虫的作用。”笪应菊表示,镇头村将不断提升精加工工艺,全力打造优质大米品牌,让“福龙贡米”香飘万家。记者 彭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