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宽与窄
宽与窄,是两个常见的反义词。它们首先是一对物理空间概念,表示物体的宽与窄,空间的长与短,时间的从容与紧迫。同时,它们也是一对人文心理概念,表示事物的远与近,格局的大与小,心胸的宽阔与狭窄,等等。下面,我想举三组六个事例,来言说安徽的宽与窄。
先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安徽的颍上,管仲和鲍叔牙做完一天的买卖后,在河边分钱,像往常一样,管仲又多分了一点给自己,鲍叔牙也不计较,分了钱后,两人就各回各家了。多年后管仲和鲍叔牙到齐国发展,管仲跟公子纠做事,鲍叔牙为公子小白服务。这一年争夺齐国国君大位,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差点没送了公子小白的命。因此公子小白占得君位后,就咬牙切齿要杀掉管仲,但被鲍叔牙拦住了。鲍叔牙说,国君呀,你要是不想做一番大事,那你尽管杀掉管仲好了,但你如果想成就一番霸业,那没有管仲的辅佐,是想都不用想的。于是,公子小白,也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抛弃了私怨,把国家政务一把交给了管仲。管仲后来感慨地说,我年轻时很穷,和鲍叔牙一起做买卖,总是多分钱给自己,他不计较,因为他知道我穷;我给他帮忙,总是帮倒忙,他并不怨我,因为他知道我是好心;打仗的时候我逃跑,他很能理解,因为他知道我家还有老母亲要照顾;我每次谋得官差,最后都要被主人赶走,他来安慰我,因为他知道我时运未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也不负重托,上任后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富民强国政策,把齐国推上了历史强国的高位。
以上是第一组的第一个事例。现在,再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900多年前的北宋。在安徽的肥东,有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包公。包公一生刚正不阿,清廉公正,铁面无私,被百姓呼为包青天。在肥东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有一个吃西瓜的故事说,包公得罪了权贵,被削职回家,他穷得连车马都雇不起,只好和家人徒步往家走,后面还跟着两个太监监视着。当时正值盛暑,又热又渴,忽然看见路边有一片西瓜田,包公和家人商量一番,就下地摘了几个西瓜,在地边吃起来。两个小太监一看,好你个包公包青天,原来也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叫我们逮个正着。两人正要跳出来,这时却看见包公抹抹嘴,从包袱里摸出几个铜钱,摆放在瓜田的显眼位置。两个太监见状,都愣在了原地。另有一个巧断小孩的故事,说有两个妇人,拉拉扯扯地带着一个小孩来请包公断案,两个妇人都说小孩是自己的。于是包公让她们一人拉小孩一个胳膊,谁拉赢了,小孩就是谁的。开始的时候,两个妇人都使劲拉小孩胳膊,想把小孩拉给自己,拉着拉着,有一个妇人却松了手,蹲到一边哭起来,另一个妇人则高高兴兴地抱起小孩就要走。包公站起来说,你回来,把人家的小孩给人家。这妇人说,大人不是说,谁拉赢是谁的吗?包公说,孩子的亲娘怕把小孩胳膊拉疼,怎么会使劲拉呢,因此,那位妇人才是孩子的亲娘。虽然传说多为民间的附会,但也从某个侧面描绘了包公的人品、智慧和个性。
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知道,管仲和包公,都是从各自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走出去的人物,正是他们那块窄小土地的养育和熏陶,才成就了他们在宽阔舞台上的优质表演。没有原来厚养他们的“窄”,哪有后来他们尽情发挥的“宽”呢?
第二组也有两个事例。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近1300年前的唐朝。好,诗仙李白出现了。李白不是安徽人,既不是在安徽出生,也不是在安徽长大,但据学者统计,李白一生留下的1000多首诗中,有200多首是在皖南写或写皖南的,占了他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李白在安徽留下的名诗名句,可以说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比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中晚年常在皖南生活,死后葬在皖南当涂。
现在,再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200多年前。好,诗王白居易出场了。白居易也不是安徽人,11岁时,他跟着母亲迁居到父亲做官的皖北宿州符离,在那里一直生活到27岁,才离开。白居易在符离时,写下了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白居易16岁时到长安应考,呈上自己的诗作给当时的诗坛领袖顾况看,顾况先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就笑说:“长安百物贵,白居大不易呀!”可当他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又惊又喜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白居易在皖北符离生活时,遇到了他的初恋湘灵,这段恋情一直延续到白居易37岁时,才正式了断。白居易的许多爱情诗,都是写给湘灵的。
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李白和白居易,都不是安徽人,但他们都曾受到江淮大地的滋养,他们由远方的宽广世界走来,根须深扎于这片窄小的沃土间,他们汲取了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的养分,最终为各自的风流和辉煌增添了一番绚丽的风采。没有他们生命中的这一段“窄”,他们一生的“宽”,也必是要大打一些折扣的吧?
第三组也有两个事例。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宋元明清。北宋,一府六县的徽州这一名称出现了。皖南的徽州山多地少,当地农林经济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当地男人常外出当学徒、做生意、讨生活、谋生路。徽州民谣唱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但徽州人聪明、吃苦、能干呀。丢到外面当学徒做生意的徽州人,硬是走出了中国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名头。徽州商人在外挣了钱,就拿回皖南山乡建宅院、兴教育、办文化、搞文艺。徽州文化禀赋天然,个性独到。徽州文化是百科全书式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徽州的文房四宝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徽州的建筑以黛瓦白墙和马头墙为标志,特征鲜明;兴起于徽州的新安画派风格独具,大家层出;徽州的古牌坊、古祠堂、古园林星罗棋布,皆为珍品;徽州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高赞。徽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一品锅等,都是徽菜的代表性菜品。
现在,再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当下。最近,“合肥模式”引发世界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长篇评论文章,深入分析皖中合肥的城市发展路径,称“合肥模式”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中国其他城市发展提供实践范例。文章提及在合肥市“量子大道”周边,分布着数十家新兴的量子计算技术供应商,它们的产品领先世界。量子科学和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前沿科学技术之一,代表了未来科学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是全球量子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国家,中国量子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镇就是合肥。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发起和支持的“合肥量子科学中心”在合肥成立,它的成立旨在推动量子科学的发展,并为中国在全球量子科学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作出贡献。
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徽州文化的产生,是徽州本土人走出狭窄的山乡、拥抱宽广的世界后再返回故里的结晶,这一事例彰显了由窄到宽走出去的重要性。合肥打造的量子重镇则广纳全球贤才,引领世界潮流,彰显了由宽到窄引进来,挖深井、扎深根的深远意义。
综而要之,就安徽而言,生活中处处可见宽与窄的关系,历史上时时可见窄与宽的互动。开放和包容,是安徽恒久不变的文化主题;宽广与狭窄,是安徽时时拿捏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动态平衡。窄,就要窄得厚实,窄得安泰,窄得养人;宽,就要宽得温厚,宽得大气,宽得舒展。《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要说,一宽一窄才叫妙。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要说,宽,就要宽纳四面八方;窄,就要窄出个徽州文化。
□许辉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