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中的期待
日前,记者来到埇桥区夹沟镇五柳人家香稻米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一片金色稻田映入眼帘,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沁人心脾,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我们去年从国家种质资源库申请的5粒‘夹沟老香稻’种子,经加代繁育,今年在夹沟香稻米的原产地种植了三分地,从目前的种植情况看,香稻米的自然芳香有所传承。”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孙敏华手捧稻穗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夹沟镇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土壤固有的供肥能力明显减弱,香稻米的品质和香气出现退化。为传承“夹沟老香稻”优良基因,探索和集成“夹沟老香稻”提质增香绿色栽培模式,埇桥区农业农村局设立“夹沟老香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区,并组建专家组。孙敏华带领专家组,联合埇桥区夹沟香稻米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宿州学院的专家,对“夹沟老香稻”种质资源开展科技攻关。
“今年的香稻米出现了倒伏现象,我们将没有倒伏的水稻单株全部收集起来,送到海南进行加代繁育,明年准备继续在这里种植,从里面选出不倒伏、品质好、香气浓、综合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孙敏华看着今年出现倒伏现象的水稻对记者说,为解决“夹沟老香稻”的倒伏问题,他们将从土壤、肥料、化控、品种等技术环节入手,配套栽培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不远处,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员于晴正在收集水稻杂交组合并进行记录。“这是我们9月13日做的杂交组合,将‘夹沟老香稻’和省内外1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组配,收获后带到海南进行加代繁育,选育出香气浓郁、抗性好的水稻品种。”于晴说。
“我们将继续联合相关科研部门专家,共同对夹沟香稻米的品种、栽培措施、光合产物转化、如何提质增香等问题进行攻关,采取加代繁育、提纯复壮、杂交组配、绿色栽培等技术措施,把‘夹沟老香稻’种质资源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全力推动夹沟香稻米产业健康发展,让‘夹沟老香稻’香飘万里。”孙敏华说。 记者 邵子育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