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享”夕阳红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11月14日一大早,宿城运粮河公园便传来耳熟能详的黄梅曲调。只见年逾古稀的袁发明老人精神矍铄、中气十足,以饱满的热情、地道的戏腔、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吸引了公园里不少散步的居民前来围观。
“好!”“老袁,再来一段!”“真不错!”……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大家直呼“听得过瘾”。
袁发明,是2023年宿州市首届“大地歌会”的参赛选手,也是目前晋级复赛最年长的选手。“声情并茂,有演有唱,从歌声中能感觉到气息非常充沛,非常棒!”此前,在苏宁站海选比赛现场,袁老先生清唱的《女驸马》选段让观众享受了沉浸式的戏曲体验,得到3位评委的一致好评和举牌。随后,他凭借高亢的唱腔和生动的演绎,以《春江月》选段《双膝跪地喊娘亲》再次冲出重围,成功唱进“大地歌会”复赛。
问及参赛的契机,袁发明表示缘于老伴马红玲的“怂恿”。“看到‘大地歌会’的海选报名广告后,她说,‘你这么喜欢唱戏就去试试,不求名次、重在参与’。”袁发明告诉记者,每次参加比赛,马红玲都陪在他身边,拿着手机为他录像,坐在台下为他加油打气。
马红玲不仅是袁发明的忠实听众,更是他的“黄金搭档”。两人都是黄梅戏爱好者,自与黄梅戏结缘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平日里在家唱戏表演、自娱自乐,还相互指点、相互切磋,一起分析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改进。晴好天气去公园“打卡”演出,已成为老两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我们就去做义工、参加义务演出。”袁发明说,他们与其他义工伙伴一起走进敬老院、走进乡村,看望孤寡、困难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测量血压、唱戏表演,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欢乐。
“在敬老院唱戏,没有伴奏、没有灯光、没有舞台,但每次唱完,都觉得酣畅淋漓!尤其是看到老人们半闭着眼睛、跟着节拍拍着大腿认真听戏,听到他们的鼓掌声和叫好声,让我感觉‘没白唱’!”袁发明对记者说,做义工、参加义演虽然到处奔波,但充实又有意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袁发明老两口以满腔热忱,孜孜不倦奉献余热,弘扬戏曲文化,“唱享”幸福生活。“下次比赛,我准备穿上戏服演唱《天仙配》选段。”袁发明一边拿出戏服向记者展示,一边风趣地说,“虽然我已经70多岁了,但依然会拿出冲劲、牛劲,争取闯入决赛!” 见习记者 朱彤 杨帆 记者 彭序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前10月宿州市进出口总值55.6亿元 11-21
-
3宿州市第七届运动会将于11月18日开幕 11-17
-
4全国首部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地方性法规出台 11-17
-
51-10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持续增加 11-16
-
6记者节,致敬时代的记录者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