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长得好,日子过得旺!”
立冬一日,水冷三分。11月16日,室外寒风阵阵,最高气温只有十多摄氏度,但在灵璧县杨疃镇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场地,却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一边是小麦秸秆经过一道道工序碾碎、发酵成型,变身为基料;另一边是自动化菌棒生产机械嗡嗡运行,工人们忙着作业,脸上挂满笑容。
近年来,灵璧县杨疃镇选准食用菌特色种植,以食用菌为枢纽,打造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菌菇长得好,日子过得旺!”在杨集村恒温食用菌大棚,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指着长势喜人的双孢菇对记者说,“这已经是我们村今年种植的第三茬双孢菇了,要在以前,自己做的基料营养成分低、物质转化率低,一年只能种一茬。自从镇引进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为我们做基料,每年可以循环种植8.5茬双孢菇,产值迅猛增长,现在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大家的干劲都上来了。”
杨疃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到致富链上,秸秆变基料,确立链上种植食用菌、链上饲养肥肉牛,以秸秆为枢纽,打造植物、菌物和动物“三物循环”发展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产业”的绿色循环、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2022年,全镇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为69.6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95.5%,其中食用菌产业贡献率超40%。
“下一步,我们会尽全力做好全产业链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坚定地说。 记者 杨雪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