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开在家门口 倾听民意解民忧
11月13日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农忙,砀山县葛集镇土山村村民唐桂芳像往常一样来到村民广场锻炼身体。“走,去聊会儿,人家村干部都在等着咱们呢。”几位村民拉着唐桂芳前往文化长廊,参加一周一次的“干群夜话”。
“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畅所欲言,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葛集镇组织委员王含的一番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咱村路修得很好,但有些路灯坏了,晚上老人家出门,我们很不放心,能不能修一下?”“已经入冬了,油桃大棚都建起来了,希望能多给我们讲一些大棚维护和防火方面的知识。”党员干部与村民一起围坐在长廊里,你一言、我一语,面对面、心贴心地拉起家长里短。对于群众提出的需求和建议,镇村干部耐心倾听、认真记录。明月清风下,一场家门口的“座谈会”火热开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砀山县聚焦察民情、听民意、聚民心、解民忧,深入拓展“干群夜话”活动形式,延伸出巡察“巡村夜话”、选派“驻村夜话”、社区“居民夜话”等,并作为推进“四下基层”的重要载体,推动镇村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调查研究问题、宣讲政策理论、征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破解急难愁盼,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察民情、听民意,是为民解忧的前提和基础。在茶余饭后、农闲间歇,党员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聊聊天,围绕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等话题,共找问题短板、共提意见建议,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村级发展事务落实中来,让群众拿办法、作决策。自9月份起,共收集问题建议690个,解决635个。
将理论讲堂搬到群众家门口,把惠民信息送到群众心坎里,“干群夜话”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好。砀山县组织脱贫致富户、土地流转入社户、3A级信用户等群众代表,用自身真实经历,生动介绍享受到的扶贫助农、土地入股、看病就医等政策红利,通过诉说“小故事”,讲清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就学就业、产业发展等“大政策”。同时,结合群众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讲解医保报销、大病救助、低保申报、老年助餐、粮食补贴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推广“信用惠民”礼遇清单、算清土地流转入股收益等形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累计推动2万余亩土地集中流转,为各类信用主体放贷4.23亿元,惠及群众1.3万余人次。
“干群夜话”能断家务事、善解纠纷忧,不仅是发现问题的“主阵地”,也是解决矛盾的“主战场”。砀山县注重邀请老教师、老乡贤、老党员等心肠热、威望高的老同志参加“干群夜话”,引导群众把“理不清、道不明”的邻里纠纷、摩擦积怨、家庭矛盾摆到桌面上。大家有一说一、有理讲理,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了矛盾升级。自9月份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67起,推动形成“琐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长效治理格局。 记者 沈前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一季度宿州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 05-07
-
2这个“五一” 宿州“燃”动出“圈” 05-06
-
32025年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启动 05-01
-
4市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会议 05-01
-
5杨军暗访安全生产工作 05-01
-
6全市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