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汴水流韵  > 正文

唯有此君医得俗

2023-11-13 16:39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再读新版四大才子之《郑板桥传》,满脑满眼凸显的,是他的墨竹、诗词和“六分半书”。恰好,又去了一趟星星竹海,听竹,读竹,话竹……一时间,竹挤满了精神的和物质的世界,即使在梦中,也频现出灵动多姿、婆娑起舞的芊芊修竹。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在我的感知世界里,竹的繁衍力是极其强盛的,不管是荒山野岭,还是庭前屋后,只要有一株竹得以成活,只要没有人为的摧毁,很短的时间,便可以长出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曾在一首散文诗中写过:“成片的竹林,是音乐的源头,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的确,成片的竹林是足以让人产生许许多多美丽而美妙的想象的。尤其是推波叠翠漫山遍野的竹海,总以无与伦比的魅力,让人兴味盎然,恨不得顷刻之间化成一竿修竹,一生一世置身其中,领略那份神话般的脱俗超凡。

如果说“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竹与生俱来的品性,那么“一枝一叶总关情”则显得更为耐人寻味。竹不仅仅有着外在的秀美,最宝贵的是,它与人类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竹笋是天然的美味,堪称上乘绿色食品;成竹通身是宝,根可以雕出妙趣横生、浑然天成的工艺品,竿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枝可扎篱笆做扫把,叶则是上好的燃料。竹既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又对人类生命有着滋养之恩。一如郑板桥诗云:“心虚节直耐清寒,阅尽炎凉始觉难,唯有此君医得俗,不分贫富一般看。”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甚至于他独创的“六分半书”都有着兰竹风味,可以说,他是将竹的品位个性,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之中。

竹与人有着一份永远剪不断的情结。中国历朝历代有很多与竹有关的佳话:文与可画竹,给后人作出了“胸有成竹”的典范;郑板桥画竹,留下的是刚直不阿的清官形象;谢灵运以竹赋诗,抒发了对祖国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诗词达人苏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确,瘦长清秀的竹子,是非常美妙的,或三两枝,稀疏共生;或四五株,相得益彰。若是衬上些许形态奇异的湖山怪石,便呈现出特别清新优雅的韵致。王维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如此悠闲自在、洒脱超然的情形,可以说是人生的化境了。

竹,可以生长在房前屋后,自古文人墨客为了写竹画竹,体会其神韵,都有心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但成片的浩渺的竹林大多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中,无论是瘠地肥壤,还是峰岭沟壑,它都找得到足以生机勃勃地成就自己的机缘。就算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就算年年岁岁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它始终无惧无畏,“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俏也不争春,劲节满乾坤”,这些写竹的诗句,何尝不是活脱脱的人格精神的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也许,我们有必要赋予竹更丰满更全面的含义,但萧萧修竹所体现的人生关照和人文精神,永远是那么深入人心。可以说,在生命长河中,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潜在而永远的精神滋润。

程应峰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