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地区文博图系列的中级职称,都在一个评委会通过。当时,我在行政公署文化局上班,兼任中级职称评委,开评时,见到了图书管理员姚老师的名字。
这个姚老师,我记得。
1965年,我考入初级中学,惊喜地发现,学校里的图书馆很大,有很多很多书。图书馆管理员姓姚,同学们都称呼他姚老师。
姚老师个子不高,皮肤白白的,四方脸,不苟言笑,很严肃。管理书籍,职业神圣,责任重大,当然应该严肃。
第一次借书,我挑选了好多本长篇小说,姚老师板着脸说不行,一次只能借一本。我只好借了一本。第二天,我去换书,姚老师看了我两眼,很严肃地问:看完了?
看完了。我回答。
第三天,我又去换书,姚老师更加严肃,看了我三四眼,用严厉的语气问我:看完了?
看完了。我回答。
姚老师要求我说说故事情节。
以前看完一本书,还从来没有回头想过书中内容。既然老师有这个要求,我只好一边回忆,一边结结巴巴地陈述我看过的内容。好不容易说完了,姚老师面无表情,似乎轻轻“哼”了一声。记不得第三次还是第四次换书的时候,姚老师疾言厉色地说,以后每看完一本,都给我写一个“读后感”。否则,不给换书。
对这个要求,我心里很是不甘,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每一周我都要至少三次找姚老师换书。
姚老师不相信我每周可以阅读三四本长篇小说,每次审查我的“读后感”都非常认真,并且很严肃地问我在什么时间、怎么去阅读的,有没有耽误功课?我当然不能说实话。说了实话,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知道了,岂能容我。我只能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会耽误功课。
古人读书马上、枕上、厕上,我读书是板洞、被窝、实验桌。
板洞。我在课桌上挖了一个小洞洞,上课的时候,把书藏在课桌抽屉里的小洞洞下面,透过小洞洞,慢慢移动阅读。这样看书,缺点是速度慢,优点是老师不能发现,因为课桌上放着掩护的课本,老师还以为我在看课本呢!
被窝。晚上熄灯铃声一响,全校寝室都要熄灯的。我弄了一个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优点是不容易被发现,缺点是后半夜睡觉死,熬坏了呗!一次后半夜学校失火,我睡得太死,毫无知觉。校长权学俊老人家到我们寝室“逮”睡懒觉不去救火的,一下子逮着4个。当时严冬,老人家不许我们穿外衣,弄到门外挨冻。校长刚刚离开,我瑟瑟缩缩地告诉其他3位同学:其实,我们是好学生,不应该在这里受惩罚挨冻。其中一个姓丁的同学问:我们怎么算是好学生?我说现在不是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吗?你看我们4个,紧紧挤在一起,是不是团结?天太冷,没有穿外衣的我们,为了抱团取暖,当然“紧紧团结”在一起。我又说,刚才校长揪着我们的耳朵,把我们提溜出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很紧张?校长宣布我们在这里挨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很严肃?说到这里,姓丁的同学忍不住笑了,我立刻说:看,是不是很活泼?姓丁的同学立刻大叫:校长,我举报,尹洪波反动!
校长老人家军人出身,用军官的语气说:不怕你操蛋,我给你单操单练。其他3个同学,回去睡觉,让这个小坏蛋单操单练!
实验桌。我们那个时候,学校只有一个大厕所,在校园西侧,厕所门口,是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有很大的实验桌,桌子下面是个大柜子。柜子总是空空如也,可供我躲在里面读书。发现这个好读书处后,我几乎每一节课都要请假上厕所。“上厕所”前,我先将小说塞在后背腰带上,到了实验室,就躲在柜子里半掩着柜门读小说。一次,我读到好笑的地方,忍不住吃吃地笑起来,被巡查的校长权学俊老人家听到了,他用脚踢柜子门。我问:谁?他懒得说话,继续用脚踢门。我说你再踢,我可要骂你了。老人家不相信学生敢骂他,继续踢。于是我很注意修辞地骂道:再踢,我……!
评审结束后的某天,我见到了姚老师,发现他变得苍老了一些,而最大的变化,是不那么严肃了。聊天时才知道,评审那会他一直惴惴不安,担心我给他“使绊子”。
他大概还记得逼我写“读后感”的事情。
慧能到了黄梅双峰山,五祖弘忍没有直接收入门下,更没有给他剃度,而是让他住在马棚,负责劈柴舂米。通过劈柴舂米,慧能悟到佛门修行,念经面壁未必是唯一途径。劈柴,可以劈开眼前迷障;舂米,可以冲开俗世缠裹。原来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
其实,姚老师写“读后感”的要求,给了我很多教益,特别是给文艺作品提炼叙述线的觉悟和能力,这是个很值得庆幸的事情,我是非常感激的。
尹洪波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