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党建引领“小蘑菇”走上康庄大道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近年来,灵璧县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将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补齐乡村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短板的重要环节,坚持党建引领,走出一条由“小蘑菇”特色产业带动经济高效发展的康庄大道。
强化人才支撑,筑牢食用菌产业基础。出台《灵璧县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工作专班,结合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把发展食用菌产业列入“两强一增”年度任务清单和产业发展重点调度推进工作清单。探索“党建+产业”驱动引领模式,培养46名村干部作为食用菌产业致富带头人,吸纳33名食用菌经营主体负责人为村“两委”成员。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共建合工大技师学院灵璧分院,搭建食用菌产业实训基地,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工厂化教学,订单式培养食用菌产业技术人才233名。建立科技特派员对接合作社制度,选聘2个市级科技特派团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示范和培训支持。今年已开展培训10场,合作社技术人员累计受益 116人次。
强化资金支持,激发食用菌产业活力。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召开金融服务对接会,协调灵璧农商银行依托“e贷”平台,推出“菌菇贷”,累计发放“菌菇贷”3000余万元。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每年统筹不少于1000万元财政资金,在厂房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贷款贴息及担保费用、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2.3亿元用于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基地。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支持食用菌示范区智能化项目发展,累计建设智能温控菇房和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24间,每年可生产双孢菇7200吨,年产值达5760万元。
强化组织引领,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结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支持农业科技人员、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大户带技术、带项目入股合作社或开展合作经营,先后带动570余户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用地、信贷、信息方面支持,引导食用菌由小规模、低档次生产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转型升级,带动吸纳6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在食用菌产业园区设置党员示范岗11个、党员责任区23个,完成技术革新、项目攻关等21项,成功培育“皖羊肚菌1号”“皖羊肚菌2号”新品种,获批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证书,填补了灵璧县食用菌专利空白。“灵璧双孢菇”品牌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实现全县国字号品牌零的突破。 (灵组轩)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