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 颗粒归仓
10月31日,记者驱车来到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田野里的稻谷一片金黄,在秋风的吹拂下,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刚下车,阵阵稻香扑面而来。“刚开始收割就有这么浓的稻米香!”记者不禁感叹道。“镇头村是夹沟香稻米的原产地,‘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说的就是我们这儿,收割时就有香气,煮饭更香。”埇桥区夹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李科笑容满面地说。
农艺专家在察看稻米饱满程度。
不远处,收割机轰鸣而过,经过脱粒后,金黄色的稻谷不断从机舱中倾泻而出,颗粒饱满、香气扑鼻。“这200亩水稻是我们村集体种植的,今天开镰,预计三四天能收完。”村级水稻示范田管理负责人孔卫东一边指挥几辆农用三轮车排队装货,一边对记者说,“我们的香稻米是经过山泉水灌溉的,矿物质含量丰富,米质好,口感软糯,总之就是一个字‘香’。”
镇头村香稻米收割现场。
稻田边,每隔百十米就立着一个杆子,杆子上挂着一个瓶子。记者凑上前去,看到瓶子里有一些死掉的小虫子。“这是我们设置的杀虫灯,用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李科介绍。
“今年天气雨水少、晴天多,病虫害也少,灌浆期间阳光充足,我自己种了2亩地,长势不孬,水稻籽粒饱满,今年迎来大丰收。”村民孔祥忠对记者说,“你看,我们镇头村三面环山,和宿州其他地方比,夏天气温低,冬天气温高,再加上地势低洼容易存水,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非常适合种水稻。”
一上午的时间,一片水稻地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今年全镇种植水稻3000余亩,目前陆续进入收获期。得益于前期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现在收获的稻米成色好,几乎没有病虫粒现象,水稻亩产约为550公斤,每亩比往年能多收百十斤左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李科表示,夹沟镇将不断优化水稻种植品种和技术,抓实抓细水稻机收减损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文/图 记者 赵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