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的味道
秋末,院子里的那株桂花树枝杈上缀满了橙黄色的花蕊,一缕缕清香弥漫在小院里。桂花快乐着,我也快乐着,看着美丽的花色,嗅着怡人的桂香,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想到此时外边的世界应该更美吧。于是决定出去走一走。
简单地吃了一点早饭,一个人骑上电动车,一溜烟奔向心仪已久的地方——五柳景区。这是我中秋节后的第一次出行,尽管它只有短短的几十里路程。十月的天气清凉了许多,天空也高耸了许多。
出了村子,向西大约十里就是宽阔的符离大道,数十千米的沥青路面从安徽宿州一直延伸到江苏徐州,把皖北的几个著名的风景区连在了一起。
寒露已过,道路两边的玉米、黄豆早已收割完毕,一台台大型旋耕机和麦播机正在田地里南北驰骋,一些早播的麦地已露出怯怯的鹅黄和嫩绿。几只小鸟站在电杆上懵懂地望着蔚蓝的天空,若有所思地啾啾鸣叫。
我常常这样想,一个风景区之所以能成为风景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她要有让人心仪的山水。这一点,五柳完全没有问题,五柳有山,而且山出名门;五柳有水,而且水质一流。同时,名山与好水孕育出许多奇花异树。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让五柳成为宿州的“桃花源”。柳树是五柳景区的名片。远远望去,那柳飘摆婀娜,俯仰生姿,柔软的柳枝与高耸的山峰相映成趣。其二,她还要有历史的沉积,人文的精神。就像五岳之首的泰山,要有秦始皇的五大夫松的传说;就像安徽的滁州,要有欧阳文忠公妙笔生花的文章;就像名城南京,要有多情的秦淮河香鲜的故事。
五柳就是这样一个最美的去处,风景和传说联袂而来,山水和人文相得益彰。
五柳坐落在宿州市埇桥区北端,几列环形小山整个把她围在中间,地形有点类似山东济南,呈现出周围高中间低的特点。一年四季,五柳像一个幸运的孩子,安卧在小山的怀抱中,平静而安逸。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出特别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走在五柳的林间小道上,不时地能听到喜鹊斑鸠等鸟儿的鸣叫;站在五柳高大的水坝上,经常能看到白鹭展翅低飞的身影。
“一池荷花三面柳,三边山色半边湖。”准确地描绘出了五柳的风姿绰约。
五柳的山泉最有名,呵泉是其中的佼佼者。五柳的泉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当地政府用五柳泉水加工出了名副其实的矿泉水。五柳丰富清澈的水资源,馨香着夹沟,美好着生活。
深秋时节的五柳,湖水波光粼粼,柳枝虽显出颓态,仍摇曳多姿。徜徉其中,一股悠悠的香气扑面而来。那幽香有紫薇莲蓬的付出,有紫薇桂花的奉献,更多的则来自那大片大片的稻田。
“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到五柳不能不吃一碗用这里的稻米做的米饭。用五柳泉水浇灌出来的水稻,味道别具一格,人们称它为“香稻米”。香稻米以其清香、甘甜清远、口味纯正,多次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
大五柳香稻米米粒修长,色如汉玉,稻谷成熟季节,香飘十里。在明清两代,香稻米一直是呈给皇家的贡品,老百姓没资格享用。如今,封建王朝早已灰飞烟灭,香稻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香稻米的味道,是新时代的味道,是富裕生活的味道,是小康社会的味道。
我欣赏五柳的山水,我热爱五柳的味道。
□张升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