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无需餐具”渐成习惯
打开外卖平台订餐,选择配送地址、支付方式时,付款页面上会弹出“需要餐具”“无需餐具”两个选项。面对这两个选择,很多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已经习惯性选择“无需餐具”。
10月31日中午,市民张佳如下班回到家中,打开美团外卖App,选好餐食后选择了“无需餐具”。“只要身边有餐具,我点外卖时肯定会选择‘无需餐具’。”张佳如说,每当看到选择“无需餐具”页面出现的“助力环保,减碳38g”时,都会感觉自己在践行环保、厉行节约方面作出了微薄的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已达5.2亿。其中,两家主要外卖平台于2017年推行“无需餐具”行动,美团平台截至2023年8月有超3.6亿用户使用过“无需餐具”功能,饿了么平台截至2023年3月“无需餐具”订单已超14亿单。平台的推动在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和垃圾产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既节约,又环保,对于近年来将环保意识深植心中的我市消费者来说,“无需餐具”值得提倡。
“我经常点外卖,久而久之家中积攒了一堆一次性餐具,感觉既浪费也不环保,之后便在点餐时特别注意餐具选项。”市民张念告诉记者,外卖平台对于选择“无需餐具”的用户会有“碳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于捐献环保项目,用户捐积分,实际建设费用由平台公益基金会捐赠。“现在我在一家外卖平台上的‘碳积分’有8.6kg,已经通过平台捐献给贵州省的一家乡村儿童操场建设‘环保角’,在节约、环保的同时,还能参与公益事业,让我很有成就感。”
在宿城淮河路上一家快餐店,店老板告诉记者,以前几乎每个订单都必须配一套甚至多套餐具,后来随着外卖平台推出选择餐具的措施,再加上环保理念的逐渐普及,顾客环保意识逐渐提高,选择“无需餐具”的越来越多。
“无需餐具”在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参与下,如今已渐成消费者点餐习惯,以小小举动有效减少外卖餐具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市民也将节约、环保的意识渗入日常生活中,自觉成为环保的“行动派”,例如去菜市场尽量自带环保购物袋、淘米水则用来浇灌花草等。这些不经意的举动,都折射出市民生活理念的悄然变化。记者 徐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