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泗县医改之“变”
近年来,泗县卫生健康委力求医改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以医改新成效作答“三问”,探寻全县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如何“破局”?
——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绘制蓝图
曾经,泗县患者前往外地求医是常事。舟车劳顿等因素,无形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不仅要让百姓看得起病,还得让百姓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是泗县医改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
“服务跟着民生走,工作围绕群众转,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把群众就医中的‘关键小事’看作‘头等大事’,多措并举回应群众期盼。”泗县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泗县卫生健康委从框架设计入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乡镇卫生院、174个村级卫生室为“前哨”,在架构上打通“党建+幸福清单”融合的“梗阻”,将党支部建立在全县诊疗系统上,实现为民“微服务全覆盖”。推行“堡长”责任制,由党员身份的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制定为群众办实事“支部工作法”。乡镇医院推行“有事找院长”、城区医院推行“有事找主任”制度,并在所属诊疗区醒目位置张贴电话号码,全天候接听群众诉求。党建引领大大激发了“将勇兵强”的“战斗力”,让泗县卫健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排兵”?
——聚力上接“天线”、下延“触角”
要实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县城”,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
泗县卫生健康委抢抓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机遇,强化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地大医院深度合作,上接大城市医疗资源“天线”,下延县域内“触角”。2023年,泗县人民医院与上海长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加大深度合作,同期三、四级手术量增长63%,填补了10个专业科室近60项技术空白,开展了7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
让优势资源下沉,提升服务能力。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深度整合三级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县、乡、村一体管理,推动医共体内部人、财、物统一调配,医疗、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推深做实“千医下乡”工作,从县级医院向部分镇卫生院派驻学科专家,开展带教查房、外科手术、助产服务等帮扶指导工作。
“以县级强、镇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重点,逐步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泗县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完善组织管理架构、下沉专家资源、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怎样“布阵”?
——实施人才强医战略,突出“选优”关键
今年9月,泗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万锋锐团队,完成一例“胸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这标志着在全面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泗县人民医院诊疗按下远程医疗协作时代的“快进键”。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因技术创新获益的患者很多,他们的康复得益于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而这背后是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健康委对人才培养及‘持续技术创新’的坚持。”泗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人才是卫健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泗县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落实、用好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保障机制,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定期考核,定量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医疗单位主要负责人赴上级医院、先进地区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在泗县人民医院定期坐诊,帮助医院培养一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带头人。在全县卫健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推选评比出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弘扬行业正能量,激活卫生健康人才“一池春水”。
刘海峰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