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提品质 砀山酥梨不愁卖
日前,在砀山县园艺场“壹号梨园”基地里,黄澄澄、沉甸甸的酥梨挂满枝头,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砀山县园艺场党委书记、场长朱颖旭,正指挥果农采摘、包装、装箱,对外销售。
“这块梨园我们采摘5天了,西半部的酥梨已经全部采摘完毕,现在正采摘东半部的。早一段时间,这些梨子就被订购一空。”朱颖旭说,“这批外运的酥梨一共有15万多斤,约有3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酥梨不愁卖,都是‘数字赋能’的功劳。”
近年来,该县突出“数字赋能”,持续推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数字果园”,完成智能灌溉、低温预警、田间水肥管理等智慧管控模型,果园“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与监测工程有效运行,实现了果园自动化控制、规范化作业、精细化生产,将特有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品种好、品质好、品味好”的产品优势。目前,全县已建成数字化应用场景16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53个,覆盖面积30余万亩。
“我们检测了梨的糖度,都在12度以上,有的高达14度,可以说是‘最甜的酥梨’。”说起今年酥梨特别甜的诀窍,朱颖旭娓娓道来,“我们改造树体结构,提高梨树通风透光的程度;在施肥方面,多施用豆饼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最主要的是,智能化设备为提高酥梨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园艺场“壹号梨园”里,一个个小型气象站,实时监测气温、风速、湿度等,后台的“智慧大脑”根据监测数据研判生成科学的管理措施。
“这个是病虫智能化测报设备,如果梨园出现了病虫害,智能化系统会把监测的数据传至后台,智慧管控模型就会生成防治方案,果农根据防治措施杀虫,从而保证酥梨不受病虫危害。”砀山县农业农村局酥梨研究院副院长王学良介绍,果农下载果园智能化管理小程序,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梨园的土壤、环境、病虫害等各种信息;在酥梨生长的不同阶段,还能接到灌溉、施肥、打药等各项管理提示,帮助管好果园。
“这是黄色粘虫板,那是杀虫灯。我们利用黄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管理梨树,杀虫防治效果特别好,也大大减少生物农药的使用量。”砀山县园艺场副场长陈怀韦,仔细查看酥梨树上粘虫黄板诱杀害虫的效果,满意地说,“今年酥梨果面光洁,病虫害很少,保障了酥梨丰产丰收!”
在“壹号梨园”深处,高空中竖立的机器设备令人好奇。“那是去年安装的防霜冻机,通过风轮旋转,调节梨园上下的温度,可以有效防止梨花受冻害的影响。”陈怀韦介绍,今年初春梨花盛开时,正赶上数字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这片果园平稳度过了“倒春寒”多发的日子。
据悉,“壹号梨园”园艺场基地运用无人机遥感估测、果园气象环境、土壤墒情、病情虫害图像视频和AI识别诊断,对果树个体和果园群体全面立体动态监测,配备绿色防控、病虫智能化测报点等设备,实现虫情、墒情、灾情和果树长势的自动监测和应急预警,有效克服冻害、病虫害等。
李艳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