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56公斤!灵璧县创安徽大豆最高单产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10月19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2023年大豆玉米单产提升行动高产典型,灵璧县榜上有名。今秋,在灵璧县大庙镇大庙村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核心示范片高产竞赛点,经专家组田间实地测产,“宿豆051”亩产343.56公斤,刷新安徽省大豆高产纪录。
本次大豆实收测产田块位于灵璧县大庙镇大庙村,是净作大豆单产提升核心生产示范田,由大庙村种粮大户陈晓伟实施,种植面积120亩。10月9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采用随机抽取测产区块的方法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组认定,3.05亩大豆扣除杂质、机收流失等因素影响,共收获1105.01公斤,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后,实收343.56公斤/亩。这一产量创下安徽省大豆单产历史最高纪录。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专家组组长杨中路表示:测产田块展示的大豆品种“宿豆051”群体长势好、密度高,株高适宜,成熟一致,结荚较多,籽粒饱满,长势优于非创建区,增产增效效果明显。宿州市主导良种与技术的结合,创造了后期多雨寡照天气条件下大豆高产的佳绩,该技术与经验应加快推广应用。
“今年台风‘杜苏芮’这么凶猛,没想到‘宿豆051’没有倒伏,每株大豆结荚都在10层以上,籽粒饱满,成色漂亮,金黄金黄的。”陈晓伟欣喜地说。
大豆要丰产,品种是关键。据了解,“宿豆051”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大豆专家赵振邦历经8年辛勤选育而成。2021年4月,“宿豆051”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5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23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初审。
据赵振邦介绍,“宿豆051”具有耐根腐、抗早衰、百粒重高、增产潜力大等特点,目前在黄淮海区域推广种植10万亩,表现优异。 (记者 杨雪)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