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七月菊 收获“致富花”
金秋时节,菊花飘香。10月13日,记者走进埇桥区芦岭镇南王寨村新生菊花种植合作社的菊花地,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竞相开放的菊花错落有致,美不胜收。农民正分散在花丛中,忙着采摘成熟的菊花,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现在七月菊正处于收获期,预计亩产鲜菊花3000斤左右,烘干成干花每亩可收入约9000元。菊花种植产业从育苗、管护、采摘等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新生菊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银朝说。
南王寨村结合实际,引进菊花种植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新生菊花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种植金丝黄菊、七月菊、小黄菊、桃菊等,为增加产品附加值,还注册了“沱菊”商标,形成了一条种植、采摘、烘干、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村镇种植400余亩,吸纳村民30余人参与其中。
七月菊从种植后就需要精细管理,幼苗期打顶能让菊花多开花,在长到80厘米高的时候就要拉绳,防止下雨断枝,之后还要施肥、施药等。“看着菊花长得好、变漂亮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在家门口工作,时间自由,一天能挣七十多块钱,闻着花香工作很开心。”正在田地里采摘菊花的村民蔡会春高兴地说。
为满足菊花产业发展需求,该村还建了特色种植烘干加工厂,一排排烘干炉及工人一刻也不闲着,对刚收来的菊花进行烘干。“7斤多鲜花才能烘干成1斤干花,整个过程分8个阶段,60多个小时完成,从低温到高温、从排湿到烘干,对温度、湿度、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确保烘干后的菊花原色原味。”加工厂负责人王犟说。
“接下来,我们镇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深入发展‘菊花经济’,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开展特色产业种植,让菊花成为产业兴旺的支撑产业。”芦岭镇人大主席郑秀丽表示。记者 赵鹏 见习记者 韩蕊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