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喜欢的书在一起
生活中有很多温馨和快乐的事儿,和喜欢的书籍在一起无疑是最温馨的一个,而且与书相伴的日子愈久,幸福的感觉便愈浓郁。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家里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吃饱穿暖不成问题,如果有遗憾那就是读书的心情丰富而可读的图书贫乏,那时,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细细品味,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父亲不知从哪里给我借到一本还算完整的少年版《西游记》,一进家门,父亲就大声喊着我的乳名,颇为神秘地把书塞在我的手里。看得出来,父亲开心得像个孩子。我抱着这本书,一个人躲到屋后的桃林里,陶醉似的读起来。因为有了“唐僧、悟空、猪八戒”的陪伴,我的少年生活一下子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我的哥哥比我大两岁,在镇里上初中,他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对爸爸送给我的这本《西游记》觊觎已久。为了不让哥哥把这本书据为己有,我就把书藏在母亲陪嫁的那架朱红色老式木头箱子里。箱盖很重,每次藏书或者取书,我都要吃力地用手把箱盖掀起,然后用头顶着箱盖,辛苦然乐此不疲。
入冬以后,村民们喜欢把玉米秸堆放在场院旁边,高大厚重的秸秆围成一个个温暖的圈儿,成了我和小伙伴们“故事会”的专属平台,我常常是这里的主角,是故事会的主讲人。月光如一泓积水,清澈而明亮。月光里的我们,沉浸在迷人的故事中,忘了回家的事,直到家长们扯着嗓子喊着我们的名字,大家才梦醒般地四散而回。
俄罗斯著名作家鲁巴金说过,“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是的,读书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让我对生活的感悟变得深刻而细腻。诵读朱自清的散文《春》,我会悄悄地摘下一片绿叶夹在书里,儿时的我以为留住绿色,春天就会永远萦绕在身边。读马致远的《秋思》,苍茫的暮色,萧瑟的秋风,孤独的旅人,让我油然而生惆怅。
有了书的浸润,我的内心变得丰盈,思考也逐渐变得缜密。那些流淌在文字里的动人故事时时激起我写作的欲望。我偷偷地把家里的白纸裁成巴掌大小,用针缝起来,揣在兜里。一有灵感就写下来,一本,两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对书籍的热爱,对文字的痴迷,终于有了收获,上初二那一年,我的一首短诗《镰刀》在《农村孩子报》上“横空出世”了。如今,那张荣誉证书被我珍藏着,那是读书对我的馈赠。
时间,会给每一个努力的人应有的赏赐。初中毕业,我以全校最高的语文成绩进入高中。高中三年,我对书籍的涉猎也越来越广泛,《红与黑》《简爱》《巴黎圣母院》《平凡的世界》都成了我案头常客。流连在一本本好书中,苦涩的高中生活也多了一抹甜蜜。当我拿着那张“安师大汉语言文学录取通知书”看望班主任李老师时,李老师欣慰地给我说:“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老师。”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我如愿以偿。2008年大学刚毕业,我真的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每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徜徉于浩瀚书海,一起攀登秀丽的书山,心情别有一番美好。如今,我的身边热爱读书的朋友和同事越来越多,我们阅读着,享受着,憧憬着。
而今,家里的书渐渐地丰富了起来。“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古今中外,文学历史,洋洋洒洒几千册书籍排放在书房高大的书架上。闲暇时,信步走到书架前,用手摩挲着她们质地不同的封面,一种不可言表的快乐蓦然溢满心间。
和书在一起吧,在这里,你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刘丽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