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综合  > 正文

“驻村”更“助村”

——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服务为民见闻
2023-09-23 10:32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乡土当热土、把村民当家人、把村事当家事,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践行使命,用心用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力量。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工作队。

近年来,市财政局选派驻村工作队,按照“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发展思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打通乡村发展“新脉络”

9月14日下午3时,一辆崭新的22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车站,站牌名是“曲里铺东”。车站里,熙熙攘攘的村民正等待着排队上车。“自从村里通了公交车,我们出行太方便了!以前去县城要走很远的路,现在公交车直接通到了家门口,没事就能去县城转转!”萧县马井镇曲里铺村村民吴信茜看着进站的公交车高兴地说。

原先,村里道路条件不利于公交车辆通行,村民出行极不方便。

曲里铺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桂林在收集民情民意时,得知村民出行难问题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推进村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于去年9月,投入300余万元对村内主干道路实施“白改黑”。道路修好的同时也打通了该村的公交线路,221路驶进村庄,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6月,为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王桂林主动作为、认真谋划,申请资金100余万元对村内30多条支线道路进行硬化改造,并增设路灯40余盏。

“以前这条路是土路,一到雨雪天路面泥泞,还容易滑倒。现在好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两边还装上了路灯,晚上出门也安全了。王书记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走在新改造的水泥路上,村民孟凡灰笑得合不拢嘴。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王桂林深知,农村道路建设是增强村民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惠民利民的重点工程。“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提升农村道路品质,不断优化村民出行环境,逐步实现由‘窄’变‘宽’、由‘通’变‘好’,让农村道路建设成为打通乡村发展的‘新脉络’!”王桂林说。

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硕大的玉米穗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前,记者走进萧县圣泉镇郭庄社区沃然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40亩玉米长势喜人。

就在去年,村里还面临着老年人居多,劳动力跟不上,地多人少的困局。

2021年,萧县圣泉镇郭庄社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马顺喜驻村开展工作,通过走村串户,详细了解每一户家庭结构、生产生活、经济收入等情况。经过实地调研,他提出,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流转村民闲置土地,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同时吸纳村内弱劳动力务工就业。

“我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村里为我及时流转了土地,省心又省力。身体好的时候,我还能去合作社务工,一天能赚80块钱哩!”70多岁的村民杜庆均是土地流转的受益人之一,去年他将家里的闲置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

为进一步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马顺喜和村“两委”班子共同发力,主动谋划,投入资金525万元建设钢构仓储3200平方米,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同时,通过流转土地支持该项目的434名村民也将获得租金,实现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双增长”。项目正式运营后,预计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

在马顺喜的带领下,村民收入不断增长,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

谈到下一步打算,马顺喜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中国辣椒种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萧县召开,为萧县辣椒制种产业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村里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计划实施占地50余亩的辣椒制种项目,持续探索强村富民的‘新路径’,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

“再过一段时间,农作物就该收获了,要提前为秋粮收购做好准备,有啥困难及时跟我说。”日前,萧县酒店镇旗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周伟来到孟营粮行,和负责人孟营聊了起来。

孟营从事粮食收购已有15个年头,从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收粮,到现在定点收粮,规模越做越大,设备越来越新,效益越来越好。孟营告诉记者:“这多亏了我们村的周书记!每当遇到困难,周书记总能帮我出谋划策,及时解决!”

从农业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等领域培育一批“土专家”,让这些人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给予各项政策支持,鼓励做大做强,从而吸纳本村农户就业。周伟深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除了培育本土人才,周伟还积极引导在外发展较好的人才回乡创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萧县鑫鑫白山羊繁育基地负责人任威就是一名返乡创业人才。

“这么多年,我和父亲一直在外做生意,想起家乡的乡亲们,觉得应该回来做点事情,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2021年,周书记主动联系我,了解创业规划后,对投资建厂等各项事宜进行帮扶指导。在周书记的帮助下,各项手续办理十分便利,我的基地顺利落地。”任威笑着对记者说,“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我的生意越做越好,当初返乡创业的决定是正确的,更感谢周书记对我的及时帮扶!”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周伟不断挖掘村内现有资源并加以利用,先后组建“致富能手团队”和“退役军人团队”,利用其威望高、群众信服力强的优势,搭建沟通桥梁,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得以延伸,成为驻村工作队的“智能团”、群众矛盾的“调解员”、乡村振兴的“宣传员”。

在周伟的带领下,旗杆村紧紧抓住人才“第一资源”,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动力引擎,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人才优势,建设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以点带面,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周伟说。

夏冕 记者 邵子育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