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脆萝卜
萝卜在我们这儿是粗菜。细菜是放在篮子里的,粗菜萝卜一般放在蛇皮袋子里,任由搓揉。萝卜不仅卖不上价,在很多地方也上不了台面,即使在小饭店炒素菜,也少见有炒萝卜丝的。小品里曾有这样一句台词,“它怎么就那么脆,它就是一盘大萝卜。”言语中流露出不屑。萝卜虽然卑微,但从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可知,它却是非常坚强的。
“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我们当地的一句农谚。并不是说头伏吃萝卜,二伏吃白菜,而是指夏季的头伏开始种萝卜,二伏开始种白菜。萝卜伏天种植,在生长过程中,无疑要经过三伏天的“烤”验。阴天下雨还好受些,一旦遇到连续晴热高温,可就遭罪了。到了中午,缨子就蔫了,严重时,看着好像要被晒死,可一夜过去,第二天早晨,在雨露的滋养下,缨子又伸展开来。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萝卜挺了过来。秋天如期而至,这时,自然生长的黄瓜、豆角、茄子等等,都叶黄架塌,即使再浇水施肥,也挽救不了它们的生命。而萝卜经过一个暑季的沉淀,却迎来最好的时节,铆足劲儿生长着。按一般的种植规律,到了深秋,西风萧瑟,草木摇落,应该可以收获萝卜了,可是,如果这时收萝卜,有经验的人会说你“外行头”,因为这时候的萝卜吃着艮且辣。它还在生长。
“河里冰凌响,萝卜还在长”。真是个奇迹。冬季的夜晚,寒风呼啸,人们都钻进温暖的被窝里去了,半身裸露在外面的萝卜,缨子几乎要冻僵,然而到了白天,一见到阳光,便又有了精神,缨子又重新支棱起来,干枯的树叶落在周围,愈发衬托出它的勃勃生机。只有经过苦霜以后,萝卜才算修成正果。立冬过后,昼夜温差加大,碳水化合物悄悄地分解为葡萄糖,萝卜的辣味就变淡了,吃着不仅脆,还带一点甜,所以就有“霜打的萝卜赛人参”之说。
萝卜虽然是粗菜,但食法之多却是好多蔬菜所不及的。既能生吃,又能凉拌、腌制,熟吃花样也不少。生吃解渴祛火,凉拌最宜佐酒,腌制的萝卜干很下饭,在熟吃上,最值得称道的是萝卜烩肉、萝卜炖粉条、萝卜炸丸子、萝卜包子等。
坚强的萝卜经过酷暑冰霜,依然水灵灵、脆生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它不仅仅是寻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沉淀在了华夏文明的血脉中。万千百姓有着萝卜一样的风格和品质,他们顽强地努力着,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着财富,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屈海波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