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山头镇土地“大托管”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9月份,泗县山头镇田间籽粒饱满的豆荚迎风等待收获。为破解农民“不想种地”“种不了地”和“种不好地”等难题,山头镇以“两强一增”行动为抓手,探索土地大托管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依托服务载体,组织程度高,破解“不想种地”难题。为让村民安心在外务工挣钱,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山头镇按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生产托管模式,由山头镇骆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统一与农户签订托管服务合同,采取“保底收益+分红”分配机制,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提供配套服务,服务链条长,破解“种不了地”难题。“旷工要扣工资,又不想土地撂荒,两头都想兼顾,实在是难啊!”在县城工厂打工的潼城村村民董前进说。为更好满足农户需求,潼城村初步探索出一条集“耕、种、管、收、购、销”于一体的“1+N”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根据农户服务需求,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向农户提供零差价优选农资、集中式用药施肥、专业化农机作业等服务,亩均生产成本节约300元以上,有效提高种地效益、降低种地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利益联结紧,破解“种不好地”难题。日前,潼城村村民曾计良望着正在喷洒的无人机面露喜色:“要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耕种,人累坏了效率却不高。自从有了农业托管,自家也能用上现代化农具了,真是省时省心又省力、增产又增收!”潼城村依托合作社成立农机服务队,跨村联用、多村共用跟进社会化服务,引入3台植保无人机、4台打捆机、4台深耕机等先进的农业设备,让“缺劳户”根据需求“点单”,提供耕、种、收全覆盖农业机械化“菜单式”服务,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
接下来,山头镇镇委、镇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夯实产业基础,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刘慧)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