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动|埇桥区残联全面实施残疾预防 推进助残民生实事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近日,记者从埇桥区残联获悉,今年以来,作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埇桥区以全国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等方案为基础,全面实施残疾预防“五大行动”,推进助残民生实事,确保残疾预防主要指标继续走在全国县区前列。
应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残疾康复服务可及性。埇桥区建立覆盖医院、社区、家庭的全流程康复服务平台,为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在线功能评估、家庭康复训练、护理等指导及线上辅具申请、咨询、评估、适配服务。今年召开“互联网+”技术项目对接协商会10余次,目前已完成“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系统搭建,在试点单位完成第一批居家康复服务,计划年底前完成200人次。
应用分子诊断、人工智能诊断等技术,提升致残性疾病早期发现能力。埇桥区加强遗传性耳聋基因、染色体异常等妊娠风险因素筛查与评估,探索适合基层耳聋基因检测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耳聋基因检测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已完成耳聋基因筛查1000人的目标任务。出台高危人群眼底影像社区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以大营镇为试点,建立初筛、复筛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眼底病患者、高危人群等随访档案管理。对初步筛查出需要进一步检查眼病的人群,转介至区残联指定眼底病定点诊断医院进行复筛、诊断。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在全区范围推广,建立覆盖医院、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流程就诊、诊断、康复服务体系,形成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筛查模式,提升基层眼病筛查能力,使眼底病高风险人群就近得到服务,降低因病致伤致残率。
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促进。制定《埇桥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实施方案》,完善儿童残疾报告制度,建成儿童“筛查-诊断-干预”的链条式干预服务模式。上半年,儿童康复救助在训794人。
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该区在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建立健全警医联合接处警机制,畅通部门间、区域间监测数据共享交换,完善交通事故救援救治网络,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救治救援保障能力。今年,区残联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120急救站点12个,开展以脑卒中防治和意外伤害致残为主的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项目。
加强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将脑卒中综合防治作为埇桥区残疾预防“疾病致残防控”重点推进项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开展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疾病、脑卒中家族史等脑卒中重点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建立健全脑卒中防治服务网络,完善区域内脑卒中预防、治疗、管理、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上半年,5G移动卒中单元总出车141次,溶栓54人,收治脑出血36人,义诊17次,义诊服务1278人次,CT筛查292人,颈部超声359人,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记者 曾庆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