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正文

我和《拂晓报》的不解之缘

2023-08-30 17:29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皖北有一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宝地——宿州,宿州有一颗璀璨绚丽光彩夺目的明珠——《拂晓报》。

《拂晓报》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它从四开小板到如今的对开彩印大板,我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经少年、青年到如今的耄耋之年,与《拂晓报》说是无缘偏又如期相遇,更有着同生同长同偕老的不解之缘。

初次接触《拂晓报》还是20世纪60年代,那时听说《拂晓报》是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并题报头,就有一种崇敬之情。当我手捧《拂晓报》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亲切感,从此就有了读报的习惯,见了《拂晓报》哪怕是半张或一角,我都在爱惜中把它读完。那年月乡村很少见到报纸,很少有私人订阅报纸,寻报很难,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于是我就到医院、信用社、供销社去跟人家说好话蹭几张报纸。有时去县城办事就把吃饭的钱省下来买几张《拂晓报》带回来。衣服的口袋里总要装上一张报纸的,我不管是在田间干活还是出门卖菜,有空就掏出来读一段,先是我自己读,后来就读给大家听。不管是在田间地头、山坡上,还是在开挖新汴河的工地上,只要休息的哨子一响,人们聚在一起,我就拿出《拂晓报》读起来。大家听惯了,有时放工,还未等我掏出报纸,有人就叫起来:“秀才,今天你未带报纸?”我慢慢地掏出报纸说:“放心吧,打仗的哪能不带枪。”每次读报我读得认真,社员们听得愉快,我提高了知识,社员们了解了国家大事,提高了法治观念,干活还解了乏,真是一举多得。

十年磨一剑。我在长期的读报中,深深理解《拂晓报》格调高雅,内容健康,导向正确,新闻真实,且时效性强,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向《拂晓报》投稿。说写就写,从此便开始了我的文字耕耘,用炽热的感情勤奋地写,虽篇篇落空,仍天天写,十几年的投稿,稿纸用了一大堆,还是没有一篇被采用。有人说我的闲话了:“上报纸那是大学者大作家的事,你没有两斧子,怎砍的?早看透了,你是手低眼高,能看见捞不着。”是坚持还是退却,我犹豫了,上报纸的信心少了许多。

萧伯纳说:“怎样拥有自信,就是不断地丢脸、丢脸,直到丢得自己不在乎了,就成功了。”我再次振作起来,提笔泼墨,在生宣上重重地写下了“精勤不倦”四个字并当作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坚持练习写作。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我终于在1998年《拂晓报》举办的“98美德在我家”的征文中,根据儿子在村里做文书期间对全村扶贫款进行分配的实际情况,写了一篇小文,不料竟在《拂晓报》上被采用刊登了,并且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我领了奖金和获奖证书后,高兴得像个孩子,又蹦又跳,更像穿帘拂水的燕子,把春消息传了个遍,亲朋好友都为我祝贺。这增加了我对《拂晓报》投稿的信心和热情,此后便更加地努力,细心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了推广灵璧娄庄镇葛店村的西瓜种植,我写了一篇《葛店村的农协会》,发表在2003年7月29日《拂晓报》的经济专刊上。

《拂晓报》是我的朋友、知己,更是良师,因《拂晓报》的引领,成就了我的文学梦。几十年来,我在《新安晚报》《黄山松刊》《农民文摘》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作品,还在“美丽宿州我的梦”征文中获二等奖。这些成绩的获得都归功于《拂晓报》,可以说没有《拂晓报》就没有我的今天。

因长期宣传《拂晓报》上的科技知识,并且学科学、用科学,我成为了助理农艺师;因带领乡邻科技致富,我成为了科技带头人,被选为灵璧县人大代表;因文学上的小有成绩,成为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我在文学路上有失败的苦涩,也有成功的喜悦。

我年届85,已是暮年,但创刊85载的《拂晓报》正处风华正茂。随着时代的发展,《拂晓报》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受读者欢迎。“拥有《拂晓报》,耄耋不觉老,相伴五十载,青春且自豪。”

□张宏元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